
南海神庙“海不扬波”
南海神庙为什么值得去?
始建于隋朝,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历朝历代祭祀碑文云集,康熙留下御笔“万里波澄”;
“扶胥浴日”宋元时期为羊城八景首景,文人墨客慕名而至,苏东坡留下《南海浴日亭》......

喜欢热闹的,可以趁着一年一度的“波罗诞庙会”游览参观,感受民俗文化。如果是看古建筑、感受历史文化韵味,人少安静的时候,体验感会更好。
专门挑了庙会结束,木棉花还盛放的时间来,游览古迹+赏古木棉。游客少、天气好,偌大的园区就像是私家园林,慢慢逛慢慢拍。

沿着台阶上到“浴日亭”时,四目郁郁葱葱,安静如风,虽没有苏东坡笔下的“坐看旸谷浮金晕”,却能感受陈白沙的“翠展苍茫何处山”。
别被“庙”误导,南海神庙不管是建筑风格还是历史文化,和佛寺、道观很不一样,尤其是和岭南文化一结合,很多故事传说,变得更人性化和生活化。

仪门左边的故事传说栏
逛起来也多了些“畅游”感,不用时时刻刻保持毕恭毕敬。年轻人近年去南海神庙还多了一个理由:求姻缘,据说很灵。

西门进来,左手边有祈福栏

古树海红豆
我认识的朋友里,有一个前年去祈福,去年认识新女友,今年准备结婚。但他把成功脱单的原因,归结于积极主动的相亲,所以单身的朋友们最好靠自己。
南海神庙怎么去?

西门前的拱桥
南海神庙,不在佛山的南海,它又称波罗庙、东庙,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历代皇帝祭海的场所,供奉南海神祝融 。
地铁没开通之前,公共交通去南海神庙确实不大方便,如今地铁13号线至南海神庙站C2出口,步行约300米就可以抵达西门。

步行途中还有先贤路,张九龄、韩愈、苏轼、陈献章、汤显祖等历史名人雕像为你引路。每尊雕像下面,都有文字介绍该他们和南海神庙之间的关联,可以一边走一边游览。


特别留意了“江西老乡”汤显祖,汤显祖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被朝廷流放到广东徐闻,路经广州,写了大量赞美广州及南海神庙的诗篇。他《广城二首》中写道:“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

跨过汤显祖身后的拱桥,便是南海神庙西门。进去左转是主景区,右手边是明代码头遗址,简单看一下即可,建议直奔主体建筑,先游览神庙古建筑。

导引明晰
游览重点:主体建筑-民俗文化园-浴日亭

南海神庙经历代多次扩展修葺,20世纪80年代重修的南海神庙,以文献记载中的明代建筑形制为蓝本进行复原。
庙宇主体建筑沿着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头门、仪门、礼亭、南海神大殿、昭灵宫(后殿)共五进,一进高于一进,其他附属建筑均以五进为中心,左右对称,是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建筑。

牌坊“海不扬波”,祈愿大海风平浪静,太平无事。有些地方的妈祖庙,匾额上也可以看到这四个字。主体建筑的结构上来看,海神庙和妈祖庙,确有相似之处。

两者都是海上守护神,是否有关联?
海神庙早过妈祖庙,妈祖的传说始于北宋前期,传说她本是救护海上航船的福建莆田湄洲人林氏之女,来自民间,信仰基础浓厚,所以后来居上风头盖过“前辈“南海神,管辖的地域也越来越广。

南沙天后宫,享誉东南亚
有专家学者指出:南海神所辖地域在南部海洋广东岭南一带,妈祖从东南沿海的福建发端,在地理方面不仅可以东北交通日本、高丽等东北亚各国,可南通南洋各地,兼有东、南海之利。
有点扯远了,但游览古迹有时需要这样相关“神游”,加深你的认知。

从牌坊进去,迎面而来的是头门。头门建于清代,但门前的一对红砂石雕成的石狮始于明代,由于红砂石容易风化,石狮子腐蚀严重,为了防止其继续风化,已用玻璃板保护起来。

右手边的亭子可以留意一下,掩映在清新脱俗的茶花后面,古朴清幽。春天碧绿树叶间,清丽的塑画沿着屋檐下的墙面轻轻荡开,甚是好看。


头门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仪门,别急着进门,可以在两门之间的庭院慢慢逛。除了盛放的木棉,唐代、宋代的碑亭分立两侧。


唐代碑亭
仪门左手边,有南海神庙相关的民间故事传说,最右边的“番鬼望波罗”塑像可以特别留意下。这位唐朝时期从波罗国(波罗门)来华的外籍人士,携来波罗树种植于庙内。

最右边“番鬼望波罗”塑像
所以村民俗称此塑像为“番鬼望波罗”,南海神庙也因此被称为“波罗庙”。

仪门
穿过仪门,礼亭、南海神大殿映入眼帘,但门后的碑林长廊,更吸引我的注意。除了历朝历代的祭祀碑文,右手边也有一些文人墨客的碑刻字迹,其中便看到南宋文学家杨万里的诗。

据记载南海神庙内原有碑刻400余块,如今只剩48块了。历代封建王朝常派官员来祭祀南海神,修葺南海神庙,并勒石记事以歌颂南海神的功德。

这些碑刻涵盖了唐、宋、元、明、清。古港风韵还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遣兴,兴之所至,吟诗作赋,在这里也留下了名诗名作。
明朝清代的碑亭也在这个四方庭院里,左手边的清代碑亭,康熙亲笔题字的“万里波澄”引人注目。

右手边是明代碑亭,但更吸引眼球的,是年龄超过260岁的古木棉,枝干高大繁茂,朵朵红艳的木棉花开满枝头,吸引很多人拍照。

左手边同样年岁的木棉,似乎充满故事:据说十几年前,一道雷电似剑影劈过,将它的躯干一下子砍到剩下10米,因此现在主干看起来像是“秃”了。

南海神大殿供奉南海神祝融,大殿后的昭灵宫是南海神夫人的寝宫,左侧还有一座关帝庙。可以祈福参拜,但不要对着殿内以及神像拍照,参观所有的寺庙道观都应如此,以示敬意。

昭灵宫

从关帝庙旁边的门出,是民俗文化园。园内除了有砖雕、灰塑、木雕等岭南建筑艺术形式,还有蚝壳墙、青云门、趟栊门、镬耳墙等形态。


加上花草树木众多,凉亭石凳可供休息,适合拍照打卡。

园内也有黄花风铃木
除了庙宇建筑、园林古树,西南章丘岗上的“浴日亭”,记得一定要上去感受下。

登浴日亭的台阶
苏东坡曾在山岗写下《南海浴日亭》:“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浴日亭
亭子另外一侧,是陈白沙的《浴日亭次东坡韵》,诗中写道:“残月无光水拍天,渔舟数点落前湾。赤腾空洞昨宵日,翠展苍茫何处山。顾影未须悲鹤发,负暄可以献龙颜。谁能手抱阳和去,散入千崖万壑间。”

如今站在浴日亭眺望,四周的景象早已面目全非,“千峰”“万壑”的气势难觅,但多了份宁静。和我一起登亭眺望的一对老人默默不语,安静地坐在石凳上,不知道是在回忆昔日的时光,还是在享受当下难得的静谧。

海不扬波,心无涟漪,日日便是晴好天。“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不禁想到汤显祖《牡丹亭》的这一句。
再看看古树、古码头,南海神庙游玩2个小时左右差不多了。还有时间的话,可以从东门出,免费参观不远处的广州海事博物馆,结束广州黄埔半日游。

1
交通指南
地铁:广州地铁13号线至南海神庙站C2出口。
公交:B1、B26、B28等线路至“南海神庙(BRT)站”。
2
门票与开放时间
门票:全票10元,半票5元(学生/60-64岁老人),6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等免票。
预约:需通过官网或公众号分时段实名预约。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00(16:30停止入园),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