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从“心”出发护航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营看江淮 2025-03-28 03:44:13

近年来,桐城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优化课程设置,统筹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家校社协同联动机制,逐步形成了“立足课堂、五育并举、精准摸排、家校社协同”的模式,有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立足课堂,用好心育主阵地。课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桐城市各级各类学校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托,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心理主题班会等,对学生实施动态心理辅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在龙腾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一场名为“雨点变奏曲”的游戏拉开了一场心理健康讲座的序幕,学生们在心理咨询师盛佳老师的带领下,变身“小娃娃”,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雨点大小,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舒缓压力。为有效预防和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该市实验小学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来校开展心理健康团辅活动,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互诉心声,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天城中学、桐城二中、吕亭中心幼儿园等校(园)定期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实践”为主题的专项培训,提高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截至目前,该市拥有二级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专兼职教师20余人,通过开展全市心理健康师资培训,312人获得合格证书。

五育并举,拓宽心育渠道。近年来,该市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推进,聚焦培养目标,五育并举,全员参与,实现“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课间活动的核心是通过规律的运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在谈到课间活动对于学生心理缓释作用时,孔城初中心理辅导老师说。今年春季学期以来,该市中小学全面推进推动“课间15分钟”落地落实,各学校因校制宜、多措并举,创新推出融合地域文化与多元运动的特色课间活动。吕亭初中、青草中心小学等校以“课间一刻钟解锁心理健康密码”为理念,精心设计科学有趣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焕发心理活力。“我市持续推进‘五大行动’,落实体艺‘2+1’项目活动,开发足球、剪纸、经典诵读等多元课程近20项,探索多样化的解压方式,让学生在‘双减’环境下拥有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体验。”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精准摸排,筑牢心育防线。近日,桐城市各中小学积极行动,全面开展春季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各校通过家校联系群、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征求学生本人及监护人的同意,确保心理普测全员覆盖,实现心理普查常态化、心理档案全员化。截至目前,该市全市有66所学校(村小纳入中心小学),合计40820名学生参加测试。同时,各校根据校情,统筹各层面心理育人资源,建立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等重点关爱帮扶台账,保证一生一档、一生一策。通过面谈、家访等形式进行重点关注、全面观察,做好学生心理安全的“守护人”。

家校社协同,织密心育防护网。为破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孤岛”效应,该市着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教育、妇联、团市委等单位联合编写《家长必读》家庭教育本土教材,首次发行13000册,免费发放给家长。开展《“双减”背景下如何做智慧父母》《走出家教误区 科学教育孩子》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家教专题宣讲报告8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2000余人次。17篇优秀家教报告稿《为了明天》第一稿700本已分发至各家长学校。各校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通过家庭教育微课堂、关工助力等活动平台,开展集中宣讲或一对一指导方式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筑牢学生心理健康立体防护网。(王金姑 何立春)

0 阅读:0

营看江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