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话版《道德经》——《德经》十四章,如何理解“亭之毒之”?

万丈豪气文化 2024-12-10 01:36:48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勿宰也,此之谓玄德。(马王堆版)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传统版) 在《道经》的第十章对“玄德”也作过部分定义,就是这章的后面几句: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还有一处是在《德经》第二十八章:“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但二十八章主要是讲管理人民的“玄德”,可见本章才对“玄德”的概念做了详细阐述。所谓“玄德”就是“大德”,也可以说就是《德经》第一章的“上德”。 道生万物(注意:这里的万物不单是自然形成的还包括人工制造的),而德养育万物。万物要么自然形成,要么制造而成,所以万物以道为尊,以德为贵。道德之尊贵,没有不用酒杯来敬的(莫之爵,爵:古代地位崇高者的酒器。)而且永久保持其天生的尊贵。(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勿宰也,此之谓玄德。 这两句分别讲了“道”和“玄德”跟“万物”的关系。“生之畜之”其实就是“道生之而德畜之”,那么为何本来的“德畜之”的“德”被省略了呢?简而言之,就是“道”才具备“玄德”,“玄德”就是“道”的品质。 道生万物,用玄德养万物;让万物生长(长之),成就万物(遂之);调和万物(亭之,亭:适中,均匀),修理万物(毒:伤害);培养万物(养之),重生万物(复之)。创造万物而不占有,作出贡献而不居功,万物长成而不宰杀,这就是玄德。 在这里必须要补充解释的是:“亭之毒之”和“养之复之”是互为反义的。既然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意味着一视同仁,不能有偏爱。对于过盛的生物就需要“调整到适中”,要调整适中就要减损,所以“毒之”。而 对于“濒危”生物就要“养之复之”,从而让万物都平等适中。 “人话版”《道德经》,让《道德经》说“人话”。
0 阅读:4

万丈豪气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