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公派研究员变内鬼,携61份水稻种质资源出镜,作案细节曝光

寄柔说娱乐 2025-04-16 06:14:37

文|小昕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

可没想到,国家竟然出现了内鬼。

公派研究人员为了名和利,竟将国家机密的种质资源携带出境。

其中,还有不少珍稀资源。

而随着作案细节曝光后,其作案的手法,简直让人不可饶恕!

名利诱惑

4月14日,我国安全部公布了一起案例,引起了大家的愤怒。

某位农业研究所组织了一次公派研究。

而研究员符某某(化名)被选中,派往外国某个大学做访问学者。

作为研究人员,去国外学习交流很正常。

但目的不用明说,肯定都知道,我们是要去学习先进技术的。

结果,这位符某某来了一招“本末倒置”。

他在访学初期,没有被分布什么具体的研究项目。

可符某某看到了实验室的先进设备,觉得闲着也是闲着,为何不将国内的科研项目,拿来做实验呢?

这点真令人忍不住吐槽,作为一个科研人员,难道不知道自己研究的项目是国家的机密吗?

头脑一热,竟然想把科研项目带到国外去。

而符某某的目的就更可笑了,他就是想要在同行面前风光一下。

但带走种子,是需要上一级同意的。

符某某虽然对自己的想法很骄傲,但也担心导师反对。

犹豫了好几天后,符某某还是耐不住名利的诱惑,给导师说了这件事。

令人离谱的是,这位导师的回答简直惊呆了众人!

多次出镜

符某某找到了导师宋某某,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宋某某竟然非常认可他的想法。

还鼓励符某某多带一些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

这下,符某某的底气那叫一个十足,有了导师的支持,宏图大业马上就能实现。

而符某某就在这种诱惑下,明知国内水稻种子,不能够私自带出中国。

但他却自动忽略了这条禁令,为了所谓的科研成果,将水稻种子带了出去,

更可恶的是,一次还不够,符某某在科研交流期间,多次往返。

在没有任何审批的情况下,先后分了3次,将4批次,61份水稻种质资源带出境。

若是给宋某某还能理解,符某某还愚蠢到给了外方的研究机构人员。

这样的行为与“卖国贼”有什么区别。

我国当初研究水稻,费了多少心血,就这样被随意的带给了国外的研究人员。

让他们坐享其成。

更重要的是,种子可是农业的芯片,拱手把这么重要的东西露给别人看,简直是给他人软肋。

而且,国外很多基因战,若对我国的水稻做出基因克制,那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结果,符某某作为一个农业研究人员,竟然能忽视这些风险!

随着作案细节的曝光,更是令人愤怒不已!

作案细节曝光

符某某在获取种子的手段,都非常具有欺骗性。

他自己心里也知道,如果用正规的审批手段,是不可能将种子给拿出去的。

于是,符某某开始打着科研的幌子,收集各类种子。

比如,在用国内正规的审批手续申领到一批种子后,符某某将其中一部分用于研究。

剩余的种子就他擅自收集留存。

这种手段肯定不能经常用,不然很快就被发现了。

符某某想了想,决定趁着同事们下班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去单位的试验田里私自采取。

有的时候,他还打着科研的名义,去国内农研所、农学院的关系人里索要。

关系人明确告知,千万不能将野生种质资源外传,只可以用于国内科研。

符某某满口答应,却阳奉阴违。

他将这些收集而来的珍贵野生优质种质资源,分批次的带到了国外。

可符某某想不到的是,他的罪行很快就暴露了!

罪行暴露

种子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问题。

特殊的种质资源受到国家严格 的保护。

符某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自己的名利,将国家安全熟视无睹。

他向外国研究机构提供了61份种质资源,其中有一份还是野生稻资源,是我国特有的,非常珍稀。

按照相关规定,是严禁将这些种质资源提供给境外的。

而且,种子暴露给境外人员的危害,不可想象。

我国拥有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这些资源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种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符某某提供的种质资源中包含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稻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价值。

一旦外流,我国在水稻育种领域的独特资源优势将被削弱。

外国研究机构可能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

从而在全球种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我国则可能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影响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种质资源是育种技术创新的基础。

非法提供种质资源可能导致我国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基因资源被外国掌握。

我国科研人员在后续的研究中可能会面临知识产权壁垒和技术封锁,难以开展深入的创新研究。

这将限制我国种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阻碍种业科技进步,使我国在国际种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如果外国研究机构利用我国的种质资源培育出新品种,并在国际上申请专利保护。

可能会出现我国科研人员在使用相关基因资源或技术时,反而需要向外国机构支付专利费用或面临侵权诉讼的情况。

例如,袁隆平院士团队正是利用海南野生稻的 “不育系”,才实现杂交水稻技术突破。

符某某泄露的珍稀野生稻,若被境外机构抢先注册专利,我国未来相关品种出口可能面临天价许可费,甚至被限制使用自有资源。

最终,人民法院以“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判处符某某有期徒刑2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

用非法行为获取名利,最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极目新闻2025-04-14:判刑!公派出国的研究员未经审批将61份水稻种质资源携带出境,包含我国特有珍稀资源

0 阅读:22

寄柔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