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一季度已过,各大钢企2024年年报相继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已有11家上市钢企发布2024年年报,合计净利润129.53亿元,同比下降2.80%;合计营收5795.20亿元,同比下降10.98%。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15.5亿元。可见,钢铁行业的“寒冰期”仍在持续,钢铁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国际
经合组织钢铁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27年,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6.02亿吨增加到7.21亿吨,即使对于具有很强竞争力的钢铁制造商而言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经合组织预计,2025-2027年全球将新增钢铁产能1.65亿吨。
由于产能过剩和低价钢材出口激增,全球钢铁行业的危机加剧。2024年,钢材价格和盈利能力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国内
从产量和消费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钢铁行业供大于需格局明显。据介绍,2025年1—3月份粗钢产量高达2593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55万吨,同比增0.6%,而表观消费量23030万吨,较去年同期低286万吨,同比降1.2%,不及去年。
原料方面,目前进口铁矿石高垄断价格仍然是侵蚀钢铁企业利润的罪魁祸首。今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波动,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行。数据显示,一季度焦煤均价同比下降38%,铁矿石均价同比仅下降21%。
钢材出口方面,在美国关税大棒给全球贸易造成较大不确定性背景下,国内“抢出口”效应明显,3月份中国钢材出口量再度突破1000万吨,高达1045.6万吨,同比增加5.7%,是历史第五高。数据显示,1—3月累计出口钢材2742.9万吨,同比增长6.3%,好于去年同期。
库存数据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2016年以来钢铁表观消费逐年上升,在2020年达到顶峰后,近五年逐年下降。2024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738万吨,降幅1.7%;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减少4398万吨,降幅4.7%。总体而言,强供给、弱需求仍是目前的主要矛盾。
行业人士发声
1
陈玉千
4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玉千在“第十四届中国钢铁物流高峰论坛”上发言,他表示,强供给、弱需求仍是目前钢铁行业运行的主要矛盾,并预计2025年国内钢铁消费总量将继续下降,钢材出口也将大幅减少。陈玉千还强调,在需求明显下降的背景下,“内卷式”竞争只会加剧行业困境。
在陈玉千看来,钢铁行业由“增量发展”阶段逐步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这一轮市场调整是在钢材消费总量处于长期下降态势下的深度调整,调整期不会很短。
2
沈彬
4月21日-22日,沙钢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议。沈彬指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上贸易保护与反倾销愈演愈烈,中国钢铁企业出口市场的门槛将显著抬升,国内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行业竞争格局加速分化,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钢铁行业将面临多维度的挑战及机遇。
3
陈代富
4月18日,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代富在公司相关会议上分析了公司面临的经济形势。他表示,当前钢铁下游整体需求仍在筑底区间,供给能力充裕与需求强度减弱是钢铁行业的主要矛盾,“内卷式”恶性竞争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同时,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钢铁产品加征关税,钢铁行业运行将更加艰难。2025年,保生存是第一要务。
4
李玉田
4月12日,济源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玉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关于今年国内钢铁行业形势,他预测,一是全年钢铁产能预计缩减5000万吨以上。出口受阻叠加内需疲软,供需失衡将加剧,市场形势会进一步恶化,要充分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二是目前大宗原料采购,钢铁企业占有主动权。因市场预测悲观,铁矿石价格呈下降趋势,焦炭行业产能过剩,呈行业性亏损态势,价格将进一步疲软。
从上可以看出,站在行业深度调整的时期,钢铁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重构的剧痛蜕变。尽管当前 “寒冰期” 下的供需失衡、成本挤压与外部贸易壁垒等挑战仍显严峻,但全球铁矿新增产能释放、《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及国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提振、行业龙头在绿色转型与智能化改造中的率先突破,正为产业升级积蓄能量。展望未来,随着产能治理深化、需求结构升级与国际市场格局重塑,钢铁行业终将穿越周期迷雾,逐步实现供需再平衡与效益修复,在 “冰山下” 的深水区中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重生之路。
减产喊了多少年,一点效果没有。
盛隆冶金说5月增产[呲牙笑][呲牙笑]
稳中有升
不怕,我们已经实现开门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