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夜色浓稠如墨,医院的走廊里只剩下值班护士轻轻的脚步声。
我刚刚完成今天的最后一台手术,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突然,急诊科打来电话:"李主任,有个危急产妇,大出血,需要立刻手术。"

我几乎是本能地回答:"马上到。"放下手机的瞬间,我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了三个未接来电,都是丈夫胡涛打来的。
我皱了皱眉,最近他的行为越来越反常,总是深夜才回家,电话也打得格外频繁。
来不及多想,我快步走向手术室。
一路上,我已经开始在脑海中预演各种可能的情况。作为妇产科的主任医师,我深知产妇大出血的危险性。
推开手术室的大门,护士已经在给产妇做术前准备。
我刚要询问病人情况,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她们母子!"
那声音让我浑身一震,转过头,我看到胡涛跪在手术室外,脸上写满恐惧和焦急。
在他身后,还站着几个陌生的中年男女,想必是产妇的家人。
"病人情况?"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产妇姜欣欣,二十八岁,妊娠足月,羊水破裂后大出血,血压偏低......"护士报告着病情。
我机械地点点头,看了一眼病历上的信息。姜欣欣,这个名字我似乎在哪里听过。

走到产妇身边,她痛苦地蜷缩着,脸色苍白如纸。
就在这时,一个细节突然击中了我——姜欣欣的紧急联系人一栏赫然写着"胡涛"。
一瞬间,所有的碎片拼合在一起:丈夫最近的反常行为,那些深夜的电话,以及......此刻他跪在手术室外的绝望。
02"李蓉,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生气,但求求你救救她们母子......"胡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等手术结束,我什么都跟你说......"
我摘下口罩,深深地看了一眼手术室外的丈夫。
在外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个医生例行的术前确认。
但只有我知道,这一眼里包含了多少年的信任和期待,在这一刻轰然倒塌。
"准备手术。"我重新戴上口罩,声音冷静得像是在宣布今天的天气。
手术灯啪地亮起,惨白的光线照在产妇苍白的脸上。
我站在手术台前,手中的手术刀纹丝不动。二十年的从医经验告诉我,此时此刻,必须将所有的个人情感都抛在脑后。

"产妇生命体征?"
"血压90/60,心率120......"
听着护士报来的数据,我知道情况很不乐观。
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否则母子都有危险。
手术刀划开皮肤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被什么东西划开了。
看着手术台上的年轻女人,我不知道是该恨她,还是该可怜她。
"大出血!"助手的声音突然提高。
我立刻调整手术角度:"准备输血,立刻!"我的双手快速而准确地操作着,仿佛这台手术的对象不是丈夫的情人,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患者。
三个小时后,手术室的灯终于暗了下来。
我推开门,摘下已经被汗水浸透的口罩。
"手术很成功,母子平安。"我的声音依然平静,仿佛在宣布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消息。
胡涛冲上前想要说什么,但我已经转身走向更衣室。
我需要换下满是血迹的手术服,也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来消化这个荒诞的夜晚。
更衣室里,我望着镜子中的自己。
镜中人眼睛布满血丝,面容憔悴。
我突然想起和胡涛相识的那一年,那时我还只是一个住院医师,而他是医院的药品供应商。
那时的我,永远不会想到,十年之后的某个夜晚,我会在手术台上拯救丈夫情人的性命。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像往常一样工作。
我依然是那个温柔严谨的妇产科主任,依然准时上下班,仿佛那个夜晚只是一场噩梦。
胡涛搬去了外面住,每天发来无数条道歉的短信。但我一条都没有回复。我在等,等一个最适合"算账"的时机。

这一个月里,我暗中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首先,我调取了胡涛五年前的一份生殖科检查报告。
那时候我们一直没有孩子,他偷偷去检查过。
报告显示他患有不育症,这个秘密他一直隐瞒着。
我还记得每次我提起要去做检查时,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
其次,我调查了姜欣欣的背景。
二十八岁,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和胡涛认识一年多。
期间,他给她买了豪车、名表,几乎掏空了我们的积蓄。
想到这里,我不禁苦笑。原来我这些年省吃俭用,不过是为别人的奢靡生活做了嫁衣。
一个月后的某个傍晚,我终于给胡涛发了一条信息:"回家谈谈吧。"
他立刻回复:"马上到。"
半小时后,胡涛出现在家门口。我已经摆好了三样东西:离婚协议、银行流水单、还医院生殖遗传科的诊断书。
一地夕阳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那盏婚礼时买的台灯在角落里显得格外刺眼。我指着沙发:"坐吧。"
胡涛忐忑地坐下,目光在茶几上的文件间游移。
他还穿着那件我去年送他的深蓝色衬衫,领口微微发皱,显然这段时间过得并不如意。
"月月,我知道我做错了,但是我真的......"他的声音里带着恳求。
"你有不育症。"我打断了他的话。这句话我已经在心里练习了无数遍,每个字都像一把钝刀,反复割着我的心。
即便如此,说出口时仍觉得喉咙发紧。
阳光照在茶几上,映出一道浅浅的光痕。我想起五年前的那个下午,偶然在医院看到他鬼鬼祟祟地从泌尿科出来。
当时他说是例行体检,我选择了相信他,甚至为他的主动检查感到欣慰。现在想来,这份信任是多么可笑。
"你......你怎么知道?"胡涛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这是他心虚时的老习惯。
"五年前的检查报告。"我推过那份已经发黄的文件,纸张摩擦桌面的声音在寂静的客厅里格外清晰。
"所以,姜欣欣肚子里的孩子,不可能是你的。"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将胡涛打得晕头转向。
他颤抖着手拿起报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额头上渗出的冷汗在夕阳下闪着微光,那些精心打理的形象在此刻土崩瓦解。
"不......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不可置信。
窗外传来邻居孩子的嬉闹声,像一把锋利的刀,剜着这对夫妻的心。
04我的手指轻轻敲打着茶几,十年婚姻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闪过。
第一次相遇时他腼腆的笑容,求婚时的满天烟花,婚礼上的誓言......一切美好的回忆都在这一刻变得面目全非。
"我早就查清楚了,"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但心里却翻涌着难以名状的情绪。
"姜欣欣这一年里,除了和你来往,还和其他几个男人保持着关系。她很聪明,知道你有钱,也知道你一直想要个孩子。所以她怀孕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楼下的梧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那是我们搬来时一起种下的。
树长大了,却见证了这段婚姻的凋零。
转身时,我看到胡涛像一条脱水的鱼,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这是你的银行流水,"我又推过一份文件。
"最近一年,你总共给她转了两百多万。那辆红色跑车,铂金包,还有市中心的公寓首付......这些钱,够我们普通人省吃俭用十年了。"
每说一个数字,我都能看到胡涛的身体微微颤抖。
他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但这次,不会再有人原谅他了。
"我记得去年你说公司效益不好,让我多加几台手术。"我的声音带着几分讽刺,
"原来那些钱都进了别人的口袋。你知道我为了多赚钱,连续做了多少台手术吗?"
胡涛终于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月月,我知道错了。你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我保证......"
"别保证了,"我冷冷地打断他,"你的保证,就像你的不育症一样可靠。这是离婚协议,房子归我,车子归你,银行账户一人一半。签字吧。"
他拿起笔,手抖得像筛糠。
窗外的天色渐暗,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打开顶灯,惨白的光线照亮了这个破碎的家。
"月月......"
"别叫我月月,"我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刀,"那个会为你洗衣做饭、任劳任怨的月月已经死了,就死在一个月前的手术台上。当我救下姜欣欣的那一刻,也把我们的婚姻埋葬了。"
我看着这个曾经深爱的男人,心中既痛苦又释然。十年的感情,就这样在一份不育症报告和一张银行流水单中画上句点。也许这就是人生,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有些伤口需要时间愈合。
胡涛签完字,站起来想说什么,却被我抬手制止。"一切都结束了,"我说,"希望你能和姜欣欣好好过。不过要记住,那个孩子,随便是谁的,都不可能是你的。"
05当房门关上的那一刻,我独自坐在沙发上,任泪水无声地流下。
这是这一个月来,我第一次允许自己软弱。
但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会重新站起来,继续做那个坚强的妇产科医生。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我不用再背负一段虚假的婚姻。
那台手术不仅救了一个生命,也让我重获自由。从此以后,我将以全新的身份继续前行,不再是谁的附属品,而是一个完整的人。
窗外的夜色渐浓,我站在窗前,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有些期待注定会落空,有些人注定会离开,但只要内心强大,就永远不会迷失自己。
那个夜晚的手术,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勇气和新生。
某天查房时,我遇到一位难产的孕妇。产妇丈夫守在门口,满脸焦虑。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一个月前的那个夜晚。但这一次,我看到的是真挚的爱情。
"放心,"我对那位丈夫说,"你能这样陪在妻子身边,她一定会感到很幸福。"我知道,这句话更像是在安慰曾经的自己。
手术很成功,母子平安。看着产房里新生儿的啼哭声,我突然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抓住什么,而是知道何时该放手。
至于胡涛和姜欣欣,我后来听说他们也分道扬镳了。姜欣欣带着孩子不知去向,胡涛则在事业和生活上都一落千丈。但这些都与我无关了。
那台手术不仅救了一条生命,也让我获得了新生。
我终于明白,有些期待注定会落空,有些人注定会离开,但只要内心强大,就永远不会真正地迷失自己。
现在的我,不再是谁的妻子,只是一个独立的女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那个夜晚的手术,是我送给自己最后的礼物——勇气和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