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于东来很失望,参加永辉调改会议,会议中忍不住,他打断了永辉高管的汇报,主动进行纠偏。
永辉的高管对于门店的经营结果变好沾沾自喜,却没有把超额的利润做分配,激励团队去让整个调改持续下去,直到调改的成功。
于东来忍不住公开做了讲话进行了纠偏,看似一个简单的动作,去背后是一个永辉经营管理团队的整体认知和行动惯性使然。
由此来看,永辉的调改估计很难学到胖东来的精髓,只能做的形似,但神不似。

为什么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亲自下场,永辉还是学不会。从下面七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点:整个调改的认知不一致
调改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短期营业额的增长,还是为了打造一个制造美好的商业平台?这种认知决定了永辉调牌改的结果。
从目前来看,这种认知在永辉的团队里面应该没有达到一致。准确的讲是永辉的调改团队与调改的总顾问于东来没有达成一致,或者这种一致性没有落实到整个团队里面去。
这个是企业的一号位管理者的责任只关注了如何做,没有关注为什么,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儿。
第二点:调改执行团队对调改意义的理解不到位
在调改主导干部的眼里面,调改的目的就是实现财务指标的变化。他们关注的是经营结果,而不是背后的运营管理系统以及运营管理系统背后的员工生活的美好。
出发点不一样,干部们关注的是财务层面的数据目标,没有关注运营体系目标以及运营体系目标的源头。员工的幸福,顾客的幸福。
第三点:调改团队的变革能力问题。
调改对于永辉来讲本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变革,对变革能力是远高于胖东来和永辉的。团队如果不具备高于胖东来和永辉的顶层设计能力,你无法设计出适配的个性化的永辉的方案,仅仅停留在运营改善层面,最终这种调改能否让永辉进入持续经营的快车道,这是一个更大的问号。
即使有于东来亲自在帮他们,估计是无法参与到那么深的层面,毕竟于东来还有自己事情要忙。如果真的能做到,那就是对永辉的一次系统性的战略、模式、组织、运营的大变革。
第四点:执行团队的机制导向决定了调改的结局。
员工不做你讲的,而做你考核的,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他关注的。他的利益收入在哪里,他的动作就会导向哪里。
从整个的永辉调改汇报的情况来看,主导人应该是永辉的高管,高管按理讲应该是企业的命运共同体,但在整个的上市公司里边,高管就是职业经理人,根本占不到企业命运共同体的角度。
说白了他就是一个打工人,那作为打工人,他的收入是他最大的牵引,他的钱在哪里,他的导向就在哪里。他的收入来自于经营指标的变化,所以他关注的就是经营指标的变化。至于什么员工没好,那都不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还看不到那么远,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哪还顾得那么多的员工呢
第五点:良好的调改沟通机制是成功的关键。
永辉的调改能否真正地做到像胖东来一样,关键在于永辉的高管要能够深刻理解于东来的思想精髓,而不仅仅停留在数据的场面,要从简单的经营数据提升到整个经营的价值层,经营的理念上面来。
上市公司的管理体系和机制与胖东来这样的思想理念,两者是冲突的。首先,现行架构都不一定支撑战略理念。整个顶层的组织设计都没有进行大的调整,仅仅通过现有干部通过项目式来运作,是很难有效的去解决这样的顶层问题的。
这也就注定了永辉的调改永远无法达到于东来的预期,因为这种沟通机制,决策机制不是他能掌控的,他的身份只能是一个顾问。
第六点:永辉企业个性与胖东来的经营差异。
不同的企业形态和现状,以及它的发展阶段,对于他做出一些相应的决策都要有相应的支撑。
胖东来属于一个已经处于盈利状态的企业,他可以大胆放心的去分,而永辉作为的上市公司,他的财务支出,他的机制的调整都是要有层层的审计限制,官僚机构的考量会比较多,甚至他的财务核算体系跟胖东人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同样都是商贸企业,这就决定了他的客观的客体的差异性,就导致这种实施就可能有点邯郸学步的感觉。
第七点:调改缺少顶层规划与模式设计。
至于永辉调改到什么样的状态,整个顶层规划顶层设计呀,估计没有做详细的规划,因为那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策划的事情。
帮扶调改目前仅仅停留在门店层面,门店运营层面,就这种背后的顶层设计都没有去考量到最终的是呈现,而余东来对于永辉具体门店的理念要求,他的出发点是按照胖东来的逻辑和模式来提出要求。
这种天然的顶层设计没有达成统一一致,认知没有达到统一一致,只是硬性的进行加码调改,最终也会进入一种偏差中。

我的结论
永辉的调改最终不会践行于东来的理念,于东来的理念也无法强加到永辉,只能作为顾问给他提出相应的建议。
真正能否变通落地,看的就是永辉调改的团队,他们的认知和系统能力。
从目前永辉调改传出来的各种消息来看,他的整个的操作团队距离要求是有差距的,这样一个不胜任的团队,来进行一个超出能力外的高要求的工作,还要平衡各种资源,关系,这又是个难上加难的事。
于东来亲自下场帮扶,不是永辉的管理层学不会,而是他们再停留在早期成功的情绪中,还再沿着惯性在前行。
在原有的管理机制和环境氛围下,在管理层都没有主动自我求变的前提下,让他们做出不一样的结果出来,这还是挺难的,这背后是一种自我的否定和自我的革命挑战。如果他们不主动去革自己的命,永辉最终还是会被市场革命的。
由此来看,永辉调改落地会非常的难,大概率会整成一个四不像,丢掉了永辉的特色,也没有达到胖东来的理念水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