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最近网上都在议论全运会主力不打单打这事,其实有这么几个原因,在评论区下面有很多网友说"世界排名高的运动员打预赛纯属浪费时间",这话听着糙但理儿不糙,咱们国家队现在这个安排啊,真真是把运动员当亲闺女亲儿子疼呢!”

“大家是不知道当年我们那会儿啥样,96年备战奥运会那会儿,我上午打队内循环赛,下午跟男队打对抗,晚上还得加练发球,累得躺地上都能睡着。现在想想都后怕,当时要是有个闪失,哪还能站在这里跟大家唠嗑?所以说现在这帮孩子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国家队这保护政策就跟老母鸡护崽儿似的,那叫一个周全”。

“先说这比赛安排。你们算算啊,主力队员一年要打多少赛事?世乒赛、亚锦赛、WTT大满贯,再加上各种商业赛,光国际航班就得坐二三十趟。去年马龙跟我吃饭还开玩笑,说现在比赛多到连倒时差都得掐着表。要是全运会再从预赛开始打,那不就跟让跑完马拉松的人接着爬泰山似的?铁人也扛不住啊”!

“你们看啊,全运会单打预赛得打多少场?小组赛三场,淘汰赛四场,碰上胶着的还得打决胜局。这些比赛对主力来说就跟高中生做小学数学题似的,闭着眼睛都能过。去年有个省队教练跟我抱怨,说他们队小王跟樊振东打预赛,小胖连热身服都没脱,15分钟结束战斗。这种比赛你说能练啥?除了多出两身汗,啥用没有”。
“再说这伤病风险。上届全运会女单半决赛,陈梦跟孙颖莎打到第七局,最后两人都是扶着腰下场的。你们知道为啥现在主力队员都带着理疗师到处跑吗?我告诉你们,现在这些孩子身上哪个没点老伤?丁宁退役前膝盖里抽出来的积液,能装半个矿泉水瓶!国家队现在学聪明了,该省劲儿的时候就得省,这是对运动员职业生涯负责”。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老球迷不乐意了,说看不到主力对决没意思。要我说啊,这是把全运会当演唱会看了!全运会的真本事在哪儿?在给新人搭台子!你们还记得19岁拿全运冠军的樊振东不?当时要不是王皓主动让出单打名额,小胖哪有机会一鸣惊人?现在00后这帮小将,像林诗栋、蒯曼,就等着在全运会冒头呢”!
“再说这世界排名的事儿。国际乒联新规你们研究过没?现在排名积分跟参赛次数挂钩,主力要是分心打太多低级别赛事,反而影响世界排名。去年梁靖崑为了保排名硬着头皮打了两站挑战赛,结果积分没涨多少,手腕旧伤复发了。这不就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吗”?
“跟大家说个内部消息啊,国家队现在搞的是"精准参赛"。就像做饭得掌握火候,该大火爆炒的时候绝不省油,该小火慢炖的时候绝不添柴。全运会预赛这种"家常小炒",让省队小将们练练手正合适。主力队员留着劲儿,等正赛阶段关键场次再亮真功夫,这不香吗”?
“最后说三点实在的。第一,老将需要养精蓄锐,你看马龙35岁还能保持状态,靠的就是科学规划,第二,新人需要成长空间,当年刘诗雯就是全运会打出来才进的国家队,第三,观众想看的是真刀真枪的较量,不是走过场的表演赛。等到了正赛阶段,主力们养足精神,那比赛质量不得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
“所以说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国家队这招田忌赛马用得妙,既保护了主力队员,又给了新人机会,还能确保正赛的精彩程度。咱们当球迷的也得与时俱进,别总用老眼光看新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