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张卜天博士在梳理近代科学史时,十分无奈地感叹了一句:科学首先是一个西方概念。对于秉承着和西方不共戴天理念的国人而言,西方的东西基本都是敌人,必须禁止和反对。
但是很令他们失望的是:科学一经出世,使得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人类的手工劳动,并且发挥出了几十倍、几百倍的作用,直接将原本匍匐于大自然足下、犹如蝼蚁一般苟且偷生的人类站了起来,并且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中实力互换,成为了能主宰自身命运、也能主宰大自然命运的主人。
因此,倘若中华文明始终拒绝科学,便会重蹈近代的覆辙,重新步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岁月,为此,虽然历经几十年的倔强,中华文明还是低下了傲娇的头颅,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更离不开科技,故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成为了融入了中华文明的新鲜血液。
也正因为原本坚持“人定胜天”、始终视科技为“奇技淫巧”的中华文明终于认识到科技无法回避,故而张卜天博士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科学重塑了中华文明,使得现代的中华文明与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古代中华文明,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科技这么强大,科学这般深渊博学,为何勤劳好问的中华文明却始终没能请得动科学,进而发展出傲视群雄的科技呢?以至于落后了一百多年不得不向科技低头。
这是因为科学一开始就拒绝生在中华大地,导致几千年来,盘旋在中华民族上空的永远是“得民心者的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类与科学完全背道而驰的“道理”。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主宰中华文明的中华老祖宗们,就没想着遵守不依赖于人、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则”。
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大讨论之后,再经秦国歼灭六国、一统天下,以君主集权为核心、以全方位统一为度量的法家思想占据了当时舆论的制高点,赚足了钱的商人吕不韦也闻之蠢蠢欲动,写下了《吕氏春秋》进一步解读法家思想。
之后秦国的二世而亡又让法家思想成了众矢之的,此时,提倡“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独占鳌头,成为了历朝历代坚决拥护的执政纲领,不过拥有了成功经验的法家思想并没有就此消亡,而是逐渐退居幕后,成为了儒家思想背后的坚定支撑。
至此“外儒内法,阳儒阴法”成为了历朝历代获得成功的统治者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说千万不要轻信中华文明就是妥妥的“厚德载物,天理循环”这般美好,它还包含着“君主就是高高在上”这层看破不说破的阴暗之处。
也正是因为儒法两家相互配合、夫唱妇随,构建了中华文明以“治人”、“修心”为核心的文化特色,中华老祖宗也心照不宣达成了“人心第一”、“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这类不遵守客观规律和准则的共识。
往后,中华老祖宗有多不遵守客观存在的“规则”,做事有多没有底线,就不必说了吧。
在与政敌对抗时,不是想着怎么提升自身实力来一场公平竞争,而是使出各种阴招损招就政敌打倒。即便对手认输求饶了,还不放心,非要斩草除根、一个不留,故而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看了让人闻风丧胆,刚开始还是夷三族,后来发展到了诛九族、十族。
两军对垒时,不是想着按照约定的章程公平竞争,而是喜欢钻空子、搞反间计、散布谣言这类上不了台面的阴谋诡计,故而宋襄公成了千古笑话,而说话不算数的张仪成为了历代膜拜的偶像。
试问,如果大家都这么不遵守“规则”,不想提升自己的实力,而只是千方百计地想着如何钻空子、行骗,即便看似胜利了,但中华文明有本质上的提升吗?恐怕只是一遍又一遍原地循环吧。
有人会反对:能轻松获胜干嘛非要把时间耗在钻研打磨上呢?问题是,科学需要大家遵守规则,并且花心思在钻研打磨上,如此才能提升。如果中华老祖宗不遵守规则,只想着钻空子、找捷径,那对不起,科学拒绝诞生在中华大地。
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华大地原因就是封建旧势力太强大了,这种旧势力不但包括封建统治阶级、国家暴力机器还包括几千年来封建宗法旧思想。这套旧思想在没有外力时维护内部稳定还很有作用,一旦有外力介入,这套旧思想就没了用武之地。个人之言,不喜勿喷。
都在研究怎么争名利。
这文章大家举报走起即可,它意思是说中华老祖宗不守规则所以诞生不了科学。反过来说它的西方老祖宗个个都是守规则的好人所以诞生了科学。这么搞笑的结论不举报留着过年?
标题不准确,多了解下四川采盐粑工艺水平,后来的石油提取器材,就是四川采盐粑工作原理的翻版
因为我们以人为本,自然规律不重要。
看来作者不知道中国春秋就有《禽经》战国就有《墨经》,更不知道《梦溪笔谈》《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水经注》等。
这个锅儒教必须背
不是科学拒绝中华,而是中华儒家拒绝科学
上帝不喜欢那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