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朋友圈活成精修海报,却在深海里溺亡了
正文
【来信展封】
“渊海:今天发现同事刷到我小红书——健身餐照片下的我,正躲在楼道啃辣条;露营vlog里的‘自然醒’,是靠闹钟凌晨四点拍的。那个被点赞包围的我,越来越像个陌生人。——困在滤镜里的「人设NPC」”
▎ 深海观察室
朋友圈九宫格“精致生活”,同款场景的凌乱后台
数据真相:
► 人均拥有3.2个社交面具(打工人版/文艺版/孝子版)► 62%的Z世代承认“发完正能量动态,马上切小号发泄”► 但78%的人说:最放松的时刻,是洗澡时哼跑调的歌
我们像深海鮟鱇鱼——头顶挂着闪亮诱饵,身体却蜷缩在黑暗里。当“晒生活”变成“演生活”,那个不敢素颜的灵魂,是否也缺氧了?
▎ 情绪标本簿病例005:@咖啡店西施(25岁·奶茶店员)“抖音里我是‘人间香奈儿平替’博主,现实中穿39.9包邮的起球毛衣,现在连照镜子都觉得是买家秀和卖家秀”
病例006:@夕阳红孝子(31岁·程序员)“每月给老家转5000元要截图发家族群,其实卡里只剩83.6,但不敢让父母知道我被裁员三个月了”
▎ 渊海处方笺
给“人设疲劳症”的特效药:❶ 开设“瑕疵展区”:朋友圈偶尔发原图直出的双下巴❷ 启动“防伪暗号”:和闺蜜约定用“今天喝白开水了吗”代替“在忙”❸ 每天留5分钟“人设放风”:上班途中大声唱抖音神曲(跑调版)
【漂流瓶互动】
“你有哪些从未示人的‘人设B面’?在评论区写下最想丢弃的社交面具,渊海将替你永久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