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选中4大战略区域,布局精妙定位明确,即将迎来崛起新机遇!

宏籍观看趣事 2025-03-18 05:20:49

近期,在十四五规划进入深化发展之际,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火力。聚焦四大根据地理划分的战略区域,东部、中部、东北及西部地区,通过明确差异化定位以及精妙布局,增强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经济质量提升。此举不但彰显了国家全盘统筹的大国智慧,也为四大区域发展前来澎湃动力,更预示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即将迎来新一轮跃升发展新机遇。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视频了解一下,四大区域都迎来哪些机遇?观看的时候,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感谢支持。

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经济领域中的东部地区,多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组成,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以及海南。共有三个直辖市以及七个省份。是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贡献地区,同时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按照国家战略,东部地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发展核心,加速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比如长三角一体化,依靠上海金融中心地位,联动制造业发达的江苏、数字经济活跃的浙江、以及在创新驱动方面有重大突破的安徽,成为研发-制造-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全生态。

整体来说,未来东部地区将着重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比如江苏苏州、广东深圳等城市,均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已有显著突破,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再加上通过自贸试验区等深化沿海开放平台,东部地区在保持最强活跃经济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经济范畴的中部地区,由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六省组成。身处祖国腹地的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交通优势。所以在承担粮食安全压舱石使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使命。

河南、湖南等传统农业大省,在通过高标准建设农田以及推广农业科技,以保障全国25%左右的小麦等农作物产量同时,也在助力郑州、武汉等交通枢纽型城市,通过构建米字型高铁网络,打造覆盖全国八成以上人口的物流通道。

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中部地区正在打造先进制造+绿色转型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比如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和安徽新能源形成产业互补,成为长江中游经济带增长极。山西则在着力推动传统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综合来说,通过交通枢纽的带动作用,在稳固粮食等传统供应的同时,中部地区也在通过产业协同、绿色发展,加速推动中部崛起。

老工业基地的崛起

由黑吉辽三省组成的东北地区,即便有些没落,在经济大幅度转移到东部地区的时候,仍以重工业浓厚的底蕴,绽放着老工业基地的余晖。如今东北地区将以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再以寒地经济为突破口,寻求振兴新路线。其中辽宁,将通过在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雄厚实力,以及沿海的交通优势,拥抱科创,发展高端机床、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黑龙江、吉林两省将充分发挥黑土地资源,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同时借助沿边优势,面向东北亚,加强中俄边境示范区、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的建设。另外冰雪旅游带来的文旅资源,也在成为东北差异化发展的新增长极。比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长白山生态旅游等已经成为拉动东北振兴的新名片。

生态屏障的后发赶超

由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以及西藏组成的西部地区,共计1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以及6个省。是四大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看重生态保护。西部地区将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核心引擎,推动内陆开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西部发展,首先是通过成渝地区带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增强集聚效应。再通过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工程,推动清洁能源和水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其次是在生态优先的战略下,西部地区推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西北荒漠化治理等项目,的同时,兼顾修复生态以及培育绿色产业。而在这个过程中,即形成了生态屏障,又完成了后发赶超。在成渝带动西部崛起的同时,西安、贵阳等城市也将借助大数据、文旅等产业实现特色快速崛起。

整体来说,以上四大区域统筹规划,可以做到资源整合,协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比如粤港澳与北部湾城市群的产业梯度衔接。还可以加速区域内人员产业流动,通过生态补偿、对口支援等,如东中部地区对西部边疆的联动,避免因看重生态而掉队的现象。届时四大区域将以多级支撑、优势互补助力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0 阅读:1

宏籍观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