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测评大V“蓝**人”晒出品牌方的律师函,并发小作文暗指自己“讲真话”被打压,这戏码一出来,瞬间在网上引发了超级多的讨论。这达人标榜自己“只为消费者服务”,可真有他说的那么高尚吗?今天咱就来好好扒一扒他背后那些事儿。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蓝某人的操作,发现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测评-引流-带货”闭环。在这个闭环里,所谓的“客观测评”就是个幌子,就是为了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粉丝福利”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是他变现的关键一步。他那“中立立场”,完全就是用来掩盖他和商业利益之间那不清不楚的关系。

先说说这达人的专业能力,那简直是漏洞百出。早期犯“背光数量推算对比度”这种低级的技术错误,如今又为了大力宣传某信的黑曜屏,故意模糊VA软屏和IPS硬屏这两种基本概念。要知道,面板类型对画质的影响可大了,他故意把这事儿弄模糊,不就是变相帮着厂商忽悠消费者吗?

再看看蓝某人那精心设计的赚钱套路。他嘴上说“不收取厂商费用”,可实际上,他靠私域流量变现玩得可欢了。建粉丝群、搞“专属优惠”、组织“团购活动”,然后按销量拿提成。这种“后置付费”的方法,既能让他的测评看起来很客观,又能让他赚到钱,这闭环玩得那叫一个漂亮。

而且真的没有厂商介入过测评结果吗?该达人在某次测评中称“品牌方对测评结果不满意却未干涉”,但最后却对产品给出“竞争力强,大力推荐”的满分评价,那品牌方的“不满”究竟从何而来?这种欲扬先抑的话术,本质上是在利用受众的逆反心理强化可信度,通过虚构或夸大与厂商的“冲突”,塑造“敢说真话”的人设,最终反而增强了带货效果。换句话说,所谓“客观测评”的剧本早已写好。

在现在这个啥都靠流量的时代,测评和带货界限模糊其实也正常,但是最让人讨厌的就是有人打着“客观中立”的旗号来坑咱们。咱们消费者可得擦亮眼睛,看到“粉丝专属优惠”,别以为这是好事,说不定这才是人家赚钱计划的开始;听到“品牌方施压”,咱得好好想想,这是真的还是人家故意演的戏。
也许,测评行业要想变好,不是要把商业闭环去掉,而是要让每个环节都明明白白的,让咱们消费者知道自己在买啥。啥时候“专属优惠”不用再靠“客观测评”来包装了,这测评行业才算走上正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