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赋

雅洁趣事 2025-03-04 16:30:30

岁序轮转,阴阳潜移。玄冥敛寒,勾芒司春。惊蛰既至,万物以震。天地氤氲,雷动风行,蛰虫破土,草木抽萌。观夫四时之变,莫若此时为盛也。

若夫斗柄指卯,日躔奎壁。

玄鸟衔泥,仓庚振羽。启蛰之雷,訇然发于九地;解冻之雨,沛然润乎八荒。昔者蛰者伏于黄壤,今乃惊而出户。蛇虺蜿蜒于草莽,蝼蚁纷纭于丘墟。桃始夭夭,灼灼其华;李方皎皎,皑皑如雪。云霞蒸蔚,山川焕绮。此天地以雷霆为槌,击大块而作笙簧;以风雨为墨,染乾坤而成丹青。

至若田畴之象,农事之勤。

南亩初耕,犁铧破土;东皋新耨,耒耜分畦。谚云:“惊蛰不耙,如蒸馍无纱。”盖土松则气通,气通则谷生。老农荷锄,稚子驱犊。蓑衣沾露,箬笠承霖。播菽粟于膏壤,植桑麻于陂塘。复有蚯蚓翻泥,蝼蛄穿壤,虽微虫亦助稼穑之功。然螟螣蠈贼,伺隙而动,故焚艾驱邪,撒灰护苗。嗟乎!天时不可违,人力不可怠,乃得仓廪盈而黎庶安。

若乃风俗所寄,人文之趣。

南粤之地,以艾制虎,朱笔画“王”,谓可镇口舌之祟;闽越之民,击鼓鸣金,谓之“惊百虫”。更有啖梨润燥,取离离灾殃之意;焚香祭雷,祈隆隆丰稔之祥。童子执柳鞭,戏呼“雷公醒乎”;老妪撒豆谷,笑唤“蛰神归欤”。此皆先民仰观俯察,以人事应天时,寓智巧于俚俗也。

至若哲思所寓,大道存焉。

夫蛰者,敛也;惊者,发也。敛极则发,静极则动,此阴阳消长之枢机也。龙蛇蛰以存身,非畏寒也,待春也;草木凋以蓄力,非惧霜也,候阳也。故君子韬光以养晦,应时而勃兴。观惊蛰之象,知进退之机:当隐则如虫伏壤,当时至则若雷破空。天行有常,不疾不徐;人道有序,不躁不怠。顺之则昌,逆之则伤,岂虚言哉?

赞曰:

大块噫气,其名为雷。

一震而百蛰启,再震而九野回。

雨润八纮,风散层霾。

农勤于野,士奋于斋。

四时之序,天道恢恢。

吾辈何如?

当效草木,不负春晖!

0 阅读:0

雅洁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