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曾借美日等国联合军演在国际上显赫一时,但现今或许难再逞强,他正遭受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困境。
马科斯为扳倒菲律宾副总统萨拉,其大女儿,不惜巨资与众议院勾结定罪。据透露,每位投赞成票的议员或获数百万美元,马科斯此次投入巨大。
老杜不会坐视女儿被诬陷,他采取了教科书级政治操作:曝光2410亿比索预算问题,直指马科斯表弟的公司,并将证据提交给监察办公室,该机构掌舵者为其铁杆盟友,令马科斯阵营陷入被动。
马科斯面临的内部挑战严峻,5月中期选举压力大。杜特尔特父子参选参议院,政治版图变。众议院虽属马科斯,但参议院有杜氏盟友。杜氏若控参议院,弹劾案难成,马科斯执政将艰难。
至于外部因素,关键在于美国的态度转变。
菲律宾在南海的强硬态度多因美国支持。但国际政治中利益至上,盟友非永恒。特朗普或调整亚太战略的消息,对马科斯政府无疑是重大打击。
美媒透露,美国计划削减前沿军事部署并收缩防务开支,显露战略模糊。冲绳美军后撤关岛,引发菲律宾对美庇护的疑虑,此战略不定性削弱了其对抗中国的信心。
同时,针对菲律宾的无理行为,中国采取了果断措施,实施了一记“釜底抽薪”之策。
针对菲律宾引进“堤丰”中导系统,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大校指出,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等三大国际法律文件明确了菲律宾领土范围,其主张的南海岛礁如南沙群岛、黄岩岛不在此列。
面对此招,菲律宾无力招架,仅余两途:承认法律效力放弃主张,或否定法律权威自损立场。两者皆令菲律宾陷入困境。
菲律宾处境反映中小国在大国竞争中的困境。马科斯政府欲在中美间平衡,但此策略风险大。美战略转移,菲恐成“弃子”;过度挑衅中国,则失区域经济合作良机。
中菲关系紧张时,中国对菲投资却同比增长18%。此现象体现菲商界对政府政策担忧。中国已连续六年为菲最大贸易伙伴,经济纽带稳固,非政治因素所能轻易割断。
菲律宾政局虽不明朗,但趋势显现:内部分裂加剧,美国渐行渐远,南海问题渐明。民众关切何时回归民生,权斗之下,通胀、就业、基建难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