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正是一桌朋友猜拳行令,举杯畅饮的时刻,这种情景在二三十年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可以经常见到的。
尤其是春节前后的农村,走亲访友,距离无论远近,一般都是要住下的,菜可多可少,可繁可简,却少不了酒。酒也是很普通,价格不高,地瓜烧、高梁酒,大曲、特曲、优曲、普曲,抑或派小孩子在门市部、代销点里打的散酒。老年人怕冷,喜欢喝温酒,温酒喝了易醉,于是,在乡间公路边,常看到有喝醉了的老乡,歪歪扭扭地推着自行车费力地回家。
二十多年前,网络上流行一阵拼酒风,一斤哥、二斤哥,甚至于还出现了四斤哥、五斤哥的视频。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苏北小绵羊,黄河两岸,喝不过丰县,丰县喝倒,沛县正好,一时不知真假。
喝酒的用具也是变化很大,从3钱的小杯,到用醋盏、八钱杯、1两杯,再到2两杯、分酒器(带刻度100毫升),最大到用高脚杯(3两3钱),越来越大,不知不觉中就把人喝醉了。
常在酒桌走,哪能不醉人。因为喝酒出事的例子太多了,2004年,一位高中同学春节走亲戚与老表喝酒,骑摩托车回家途中与三轮车相撞,抢救无效去世,时年仅34岁。一同事好酒,经常中午喝、晚上喝,每次还不醉不休,先是痛风,又是查出胃癌,今年夏天也去世了,才68岁,真的很可惜。
随着八项规定的实施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现在喝酒的人已经大幅度减少了,据报道酒的销售量逐年下降,酒的价格也持续走低,从茅、五一瓶难求,商家屯积聚奇,到无人问津、降价促销,让人感叹不已。城市、农村的宴席上也很少有人喝酒了,有时每桌1斤酒也喝不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上没人愿意喝酒了。
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有规定,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天不准饮酒,公务接待财务报销不准出现烟酒,来人还要凭公函才能安排一次接待,一律吃工作餐。90后、00后已经养成习惯不喝白酒了,连啤酒也很少喝,年轻的一代情愿喝饮料、果汁、奶茶、咖啡等。
随着大家更加关注健康,随着社会世代的交替,随着制度规定纪律的落实,人们将会远离酒桌,酒的销量会进一步减少。
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
远离酒场,拥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