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关于尤三姐之死有两个观点,激烈碰撞。
有人说,尤三姐之死是自证清白,她是刚烈之女。
还有人说,尤三姐穿着暴露,寂寞了,就把贾珍和贾琏叫到家里,要么骂,要么喝酒,“仗着自己风流标致,偏要打扮的出色,另式作出许多万人不及的淫情浪态来,哄的男子们垂涎落魄,欲近不能,欲远不舍,迷离颠倒,他以为乐。”书里说,尤三姐拿贾珍、贾琏嘲笑取乐,“竟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他”。

可见尤三姐并非贞洁烈女,她是一个放荡形骸的女子。柳湘莲并没有冤枉她。她的死就是对柳湘莲的道德绑架,或者是良心绑架。
尤三姐之死,是不是道德绑架或者良心绑架呢?
将“道德绑架”“良心绑架”概念植入《红楼梦》时,需警惕三大误判:
1. 忽略“耻感文化”的致命性。
《儒林外史》里,王玉辉鼓励女儿殉节,可知当时社会对“烈女”的病态推崇。 在程朱理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语境下,尤三姐的死亡不是选择,而是被迫“殉道”。也许她根本没有想过用自己的死来绑架柳湘莲。
她明白柳湘莲“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一旦退亲,“自己岂不无趣”!尤三姐觉得退亲很羞耻,所以不想活了。
现代人却读出了尤三姐自杀是用道德和良心来绑架柳湘莲。
2.高傲的尤三姐,以死为自己画上句号。
尤三姐作为破落户之女,既无刘姥姥的生存智慧,又无探春的贵族身份。其美貌,在寒门是灾难,在豪门是玩物。
尤三姐为人高傲,个性倔强,只可以她游戏人生,不可以让别人嫌弃她!如今柳湘莲嫌弃她,她只有用死亡,来为自己高傲的一生画上句号。
她不想窝窝囊囊地活着,不想嫁给不喜欢的人。既然柳湘莲不要她,她就不要这个臭皮囊。也许,尤三姐没想过自己的死,给柳湘莲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让他承受了道德和良心的双重折磨。
3. 混淆“主动胁迫”与“被动反抗”。
- 现代“道德绑架”强调主观恶意,而尤三姐的自刎更多是绝望中的自我救赎;
- 她的剑既刺向自己,也刺向吃人礼教。
结语:血色鸳鸯剑照见的千年之痛。尤三姐是否利用道德和良心绑架柳湘莲,这个问题本身便是时代错位的诘问。
在封建贞洁观这台巨型绞肉机中,尤三姐是承认自己失贞的,她的自尽是她性格使然,并非主观有意要讹诈、绑架柳湘莲。

她死后,对柳湘莲的精神阉割,只是要让柳湘莲知道自己的付出,要给这段感情画一个句号。并非主观逼迫柳湘莲出家。
也许她自己都没有想到,柳湘莲背负了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良心谴责和道德压力。二人的感情以一死、一出家告终。
曹雪芹的伟大,在于他让尤三姐的血,溅出书本——二百多年后的我们,仍在为这抹桃花血震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