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春季种白菜覆膜,这么做才有用,新手赶紧学
山东的春天,田野间仿佛一幅画卷在大地上徐徐展开。此时,是白菜播种的好时节。白菜这种蔬菜,在山东的种植历史悠久,每到春季,大地上白花花一片的萝卜白菜地,是山东农村独特的风景线。
白菜是一种耐寒喜冷的蔬菜,它喜欢冷凉的气候,山东春季的温度一般比较适合它生长。温度方面,平均在10℃到15℃之间,非常适合白菜的发芽和生长初期的发育。而且春季的土壤湿度,经过冬季的沉淀,相对比较适度,在山东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能达到60% - 70%左右,这也是利于白菜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然而,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种出高产、优质的白菜,覆膜这一环节可是相当关键的。我们就以常规不覆膜种植的白菜和覆膜种植的白菜做个对比吧。在传统的露天种植情况下,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可能只有70% - 80%左右。这是因为春天的天气虽然逐渐变暖,但昼夜温差较大,而且偶尔还会有春寒现象。种子在这样不太稳定的环境中,会有部分因为温度过低或者湿度不够而不能正常发芽。
从生长速度上来看,露天白菜从发芽到长成一片真叶,可能需要15 - 20天左右。而覆膜种植的白菜呢,它就像是住在一个温暖的小房子里。据相关农业数据统计,覆膜种植的白菜种子发芽率能够提高到90%以上。这是因为薄膜能够很好地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为种子创造了一个近乎理想的发芽环境。同样是从发芽到长出真叶,覆膜白菜可能只需要10 - 12天,相比之下生长速度明显更快。
那在山东春季种白菜覆膜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有效呢?
首先,选膜是关键。我们要选择那种厚度适中,一般厚度在0.008 - 0.012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这种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保温性。如果膜太薄,很容易被风吹破或者被杂草顶破,失去应有的效果;如果太厚,成本就会增加很多。
在整地的时候,要把土壤翻耕得松软一些。深度最好能达到3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让白菜的根系更好地在土壤里伸展。同时,要将土壤中的杂草杂质清理干净,按照每平方米大概施加2 - 3千克的有机肥,比如腐熟的农家肥或者腐殖土混合适量的复合肥,复合肥的用量大概每平方米50 - 100克左右,为白菜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接下来就是覆膜的操作了。在播种前的1 - 2天就要进行覆膜,以免土壤水分过度蒸发。把薄膜紧紧地贴在地面上,四周用土压实。注意膜不要有漏洞,如果有小孔要及时用土封上。对于较大面积的种植地,可以采用机械化覆膜,这样可以保证覆膜的平整性和连贯性。
播种的时候也要注意技巧。种子不能播得过深或者过浅。一般来说,播种深度在1 - 2厘米为宜。如果太深,种子出土会比较困难,而且出土后的幼苗也会比较虚弱;如果太浅,种子容易被风吹走或者被鸟儿啄食。山东当地的一些老农经验丰富,他们会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大概在40 - 50厘米左右,株距在30 - 40厘米左右,这样可以保证白菜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覆膜后的田间管理也不能忽视。要经常检查薄膜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有破损的地方要及时修补。而且要注意观察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如果长时间没有降雨,每隔一周左右要适当的浇一点水,但是浇水的时候不要把水浇到薄膜上,以免水温过高烫伤幼苗。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覆膜种植的白菜也有一定的优势。由于膜下的环境相对封闭,一些害虫不容易进入。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白菜常见的霜霉病,发病初期可以在膜下使用稀释500 - 800倍的甲霜灵进行防治。每平方米大概喷洒100 - 150毫升的药液,每隔7 - 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 - 3次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当白菜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要及时进行间苗和移栽补苗。间苗的时候要按照“去小留大,去弱留强”的原则,保证每一株白菜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对于移栽补苗,要选择大小一致、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的时候要小心操作,尽量减少对根系的损伤。移栽后要及时浇水,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山东春季种植白菜,覆膜的这些方法和技巧如果不掌握好,可能会影响到白菜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科学的覆膜种植方法,我们可以在提高白菜产量的同时,保证白菜的品质,让每一颗白菜都又大又脆,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让种植户的收益得到提升。
在山东这片广阔的田野上,掌握好白菜覆膜种植技术的种植者们,就如同呵护着希望的田野卫士,他们精心照料着每一片白菜地,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春天的希望和秋天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