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国内车市呈现出明显的“冰火两重天”态势。
一方面,新能源车市场如火如荼,销量和渗透率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传统燃油车市场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2024年乘用车累计销量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而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这一数据背后,反映了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从整体市场增幅和新能源销量增幅中,可以明显看到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不断飙升。原本行业内预测2024年新能源车的国内市场渗透率将接近40%,但实际情况却远远超出预期。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就已经突破了40%。从6月份开始,新能源乘用车的国内市场渗透率更是连续超过50%,其中8月份一度达到了53.7%的高点。即使在8月之后,尽管燃油车销量有所回暖,但11月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依然保持在52.4%。到2024年12月,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了49.4%。全年计算下来,2024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了47%,对比2023年的31.6%,增幅显著。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整体火爆的背景下,自主品牌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9月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一度达到74.9%。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长城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迅速崛起。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达到425.04万辆,吉利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88.82万辆,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73万辆,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58.4万辆,长城新能源汽车销量32.18万辆。这五家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总和达到677.44万辆,占国内新能源销量的62%,其中比亚迪一家就贡献了38%的销量,可谓一枝独秀。

在2024年的新能源市场中,除了自主品牌的表现,造车新势力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局。理想、零跑等品牌以黑马之姿迅速崛起,理想汽车全年交付50.05万辆,零跑汽车全年累计交付29.37万辆,蔚来汽车交付22.2万辆,小鹏汽车交付19.01万辆。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在2024年正式进入市场,尽管产能不足,但全年交付量依然超过了13.5万辆。小米的加入,无疑为造车新势力市场注入了一条活泼的“鲶鱼”,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面对新能源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虽然在8月份之后,燃油车销量有所回暖,但这并未改变整体市场格局。不少传统车企开始加速转型,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以应对市场的变化。然而,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许多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仍然相对滞后;同时,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持续两年的“价格战”依然可能在2025年延续。这种竭泽而渔的降价策略,不仅影响了车企的营收和盈利,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进程。
总之,在小盘看来,2025年,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加持,新能源车市依然会呈现爆发式增长。不过,短时间内传统燃油车也不会迅速离场。对于车企来说,坚守初心,稳步转型,才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正确策略。即使新能源车市场整体表现喜人,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传统燃油车也依然有其固定的受众群体。如何平衡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的协调发展,将是每一个车企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