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居然是曹操埋下的根儿,尊刘禅为先皇帝

南松聊过去历史 2025-02-27 14:33:32

公元304年,氐族首领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吕梁建立前赵,拉开五胡乱华、十六国时代的黑暗序幕。

成汉偏居西南,所以,刘渊实际上是让北方乱成一锅粥的第一人。

前赵的国祚(25年)在十六国中虽然仅排在倒数第七,却是历史循环的一个起点:

304年第一个站出来对抗西晋,并于317年终结其统治;

329年,被自己的衍生品后赵灭掉;

376年,从后赵脱胎出来的前秦短暂统一北方(仅8年);

439年,从前秦衍生出来的北魏统一北方;

589年,从北魏演变来的隋朝重新统一天下。

从304年到589年,整整285年的分裂,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刘渊,想不被人记住都难。

一、曹操埋下的根儿

官渡之战后,公元202年袁绍病死,曹操乘胜追击袁尚、袁谭。

南匈奴栾提氏首领呼厨泉趁机在山西平阳作乱,高干(袁绍外甥)、郭援率部响应,曹操派锺繇(郭援的舅舅)平定。

锺繇联合凉州马超与叛军大战于平阳,马超手下大将庞德斩郭援,高干退守并州,呼厨泉投降。

但呼厨泉并不老实,时常搞些小动作,216年,曹操干脆把他留在邺城享福,同时将南匈奴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并派比较忠心的右贤王去卑做监国,南匈奴做为一个政权至此灭亡。

呼厨泉死后,他侄子刘豹成为五部当中实力最强的左部首领,而刘渊就是刘豹的儿子。

这个左部,也成为日后刘渊起事的最大资本。

而那个做南匈奴监国的去卑,其后代赫连勃勃在407年建立了十六国当中的胡夏。

曹操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统一了北方,却也为100年后的再度分裂,埋下了两颗雷。

二、天生异相耽误了仕途

252年刘渊出生,从小聪慧孝悌,武艺高强。长大后更是相貌堂堂,史载:

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余,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

这是说,刘渊最少在一米九以上,一部三尺多长的胡子当中,有三根红须,长三尺六寸!

这雄伟的长相,再加上言必惊人,让刘渊很快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物。

有夸他的,有提防他的,更有建议直接杀了他的。

269年,司马炎开始筹划灭东吴,侍中王济就多次推荐刘渊,但同为侍中的孔恂、杨珧却极力反对,理由是刘渊“非我族类”。

275年,尚书仆射李憙又推荐刘渊去剿灭秃发树机能起义,又被孔恂拦下了。

这个孔恂,是孔子的后代,是司马炎时期非常有名的“一时之秀”,很有话语权。

刘渊因此失去了两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276年,司马宗室中最有贤名、地位最尊的司马攸,无意间看到刘渊纵酒高歌、慷慨激昂,不禁大吃一惊,急忙建议哥哥司马炎立刻杀了刘渊,免除后患!

幸亏名将王浑劝阻,刘渊才躲过一劫。

三、韬光养晦20年

从12岁起,刘渊就做为南匈奴左部的质子被留在洛阳,直到279年父亲刘豹去世,他继承了左部帅,才得以离开。

一回到并州,刘渊就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五部俊杰甚至包括很多汉族名士,都不远千里来投奔他:

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

要知道,279年时的西晋,正处于想做事的上升期,司马炎怎么会任凭刘渊做大呢?

1、秃发树机能起义

270年,河西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起义。

司马炎不听杜预的警告,始终不太重视这场河西之变,导致事态越来越严重。

277年,猛将文鸯出手,几乎就要干翻秃发树机能了,却毫无缘由地被免了官,让秃发树机能死灰复燃,纵横西北。

直到279年司马炎想平定东吴时,才真正感觉到这股西北义军带来的痛苦,赶紧派名将马隆出兵才得以剿灭。

2、平定东吴

279年,司马炎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平定东吴上。

280年,东吴灭,司马炎统一天下,志得意满,山河内一片歌舞升平。

所以,又怎能顾及到韬光养晦的刘渊呢?

289年,刘渊更是被封为五部大都督,成为南匈奴五部真正的领导者。

直到299年,西晋深陷八王之乱时,司马皇室才重新提防起刘渊来,而此时的刘渊已经蓄力20年了。

四、龙归大海,追尊刘禅为先皇帝

虽然299年时,刘渊被迫离开五部,跟随了成都王司马颖,但司马家的诸多派系已经撕得满地打滚,朝廷早已失控,所以304年刘渊就以召兵为理由,轻松回到本部。

这次是真的龙归大海了。

52岁的刘渊以复汉为口号果断起兵,国号汉(史称前赵),以刘邦、曹操为榜样,追尊三国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

1、刘渊所属的匈奴栾提氏远祖冒顿单于,曾经围刘邦于白登山,并与之和亲,所以刘渊还真能和刘邦扯上关系(虽然当时刘邦送去的是个冒牌公主)。

2、刘禅是代表所谓刘氏汉室的最后一个皇帝, 263年投降西晋后长居洛阳,直到271年才去世。

期间,刘禅不仅曾陪同司马炎见过南匈奴单于(有可能就是刘渊的叔祖父呼厨泉),甚至还有可能和少年刘渊也见过面。

因为刘渊264年到279年期间也一直在洛阳。

总之,刘渊打着复汉和刘禅的旗号,效果相当不错:

乃迁于左国城,远人归附者数万。

刘渊起兵后直到310年去世,主要矛头就是不间断、无死角地揍西晋。

战事不断,老百姓可就倒了大霉了,四处流离,民不聊生。

而纵观此后近三百年的乱世,刘渊居然还算得上是不错的主了,不仅多次阻止烧杀掳掠,还不停地招揽汉族士人。

毕竟在古代,能重视读书人的君主,基本还有底线。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少数民族在中原能建立政权,刘渊是第一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