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无数次想摆脱寄居舅父的窘况,却最终仰仗其晋升上流社会更不惜成为上门女婿;他曾因华人身份惨遭英美财阀敌视甚至阻挠其上市,如今他却变卖中港两地过千亿转投英国怀抱只求免受美国打压;他曾一贫如洗独闯商界凭瘦弱身躯撑起四口之家,却在坐拥千亿时与弟妹划清界限成为孤家寡人;他对穷苦大众乐善好施数年间慷慨解囊过百亿,却对亲弟极其吝啬不仅钱财分文不给,而且担心族人利用这层关系招摇过市,甚至连同胞兄弟出殡都不愿出席。
古有孟母今有李母三迁,华人首富与亲弟大相径庭的母爱
有人话此人天赋异禀是商界百年难得的奇才,有人话其攀附权贵仰仗岳父的财力物力晋升上流社会,他商海跌宕起伏的人生颇为传奇也备受争议。李嘉诚幼年便追随其母避乱来港,虽说凭借其母与舅父这层关系勉强维持三餐,但奈何其父是穷教书匠长贫难顾,他只得辍学在钟表行当学徒帮补家用。可积劳成疾的教书匠突然病故,让本就捉襟见肘的五口之家丧失支柱,学徒李颇感压力巨大而日渐消瘦。其母痛心彻夜难眠思考去留,次日便收拾行囊拖着年幼弟弟返乡下以免拖累嘉诚。潮汕传统身为长子嘉诚颇受器重父母皆给予最好的,而幼子嘉昭与其说一事无成不如说其母事事安排好已无从选择。
妹有情兄无意,塑胶李借势晋升上流
塑胶李本想摆脱如同寄生虫般的人生,辞去舅父学徒工成为五金厂销售。可无人脉的销售只能是事倍功半,塑胶李再次想到在港唯一的人脉舅父,于是便常常以钟表大王千金的舞伴身份出席各类酒会,在这段时间结识不少商界名流。塑胶李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拿下如雪花般多的订单,而此时他也渐渐领悟与上流社会的交际远胜于跑断腿的扫厂销售模式。此时贵为千金的表妹对其暗生情愫,塑胶李也许是逃避又或者是事业为上对此关系闪烁其词,舅父对其颇有微词甚至疏远这帮不识抬举的穷亲戚。
塑胶李迎娶白富美,其弟顾其颜面婉拒出席
当时塑胶李打理账薄时,惊奇地发现五金厂七成利润来源于不起眼的塑胶花,于是便萌生创业梦,塑胶李不惜远赴欧洲当黑工求取真经。可学成回国却面临更大难题,舅父正在气头上英资银行又拒绝放贷,李超人怀揣着仅有的几千美金夜不能寐。表妹送汤见情郎面色憔悴便问何事,得知原因的她暗暗离开,第二日便去典当行当掉所有曾经视如珍宝的首饰,换的数万美金交给表哥发展事业。接过此钱的李超人感动万分,发誓当事业上轨便迎娶表妹更十倍百倍奉还知遇之恩。郎有情妾有意二人完婚,婚宴其母担心弟弟为乡野村夫失礼达官贵人前,便索性婉拒出席这场盛大的宴会,只是数日后在舅父家简单食顿晚饭。
兄弟情薄如纸,为事业首富背弃同胞兄弟
时日一久嘉诚与久未谋面的嘉昭关系变得生疏,从昔日难舍难分的兄弟变成那每月寄回老家的那堆钞票背后的数字。李母过世后这份兄弟情再生变故,嘉昭曾想赴港为兄长分担,却奈何嘉诚以集团长远发展为由婉拒,被嫌弃的嘉昭只能黯然神伤地回到潮汕村里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再后来其弟终日郁郁寡欢也闭口不提这位富哥哥,甚至出殡都无人通知前往。
李大善人良苦用心,颇受质疑不念兄弟情
近些年嘉诚为善不甘人后,更是各类慈善晚宴的座上宾,数年间据福布斯统计捐款过百亿。婉拒入公司尚可理解,但这位李大善人为何不从指缝中漏一点给亲弟?其实背后原因便是兄弟并非父子,嘉诚供养其弟长大成人早已尽到义务。为不让其弟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便在其母离世后停掉生活费。这就如同不少富二代在父荫下好吃好喝供着,一旦失去长期饭票就变成一滩烂泥,这也正是身为兄长嘉诚最不愿见到的一幕,哪怕其族人不理解也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