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湛江事故真相反转:起火原因系电动车电池引燃,逃逸司机已被捕

皓月訫辰 2025-04-12 23:11:17

2025年4月11日,小米汽车通过官方微博连续发布两份声明,对近期备受关注的“SU7湛江事故”及网络谣言作出回应。这场因碰撞、逃逸、起火而引发广泛争议的交通事故,在多方调查与澄清中逐渐清晰。

一、事故核心细节还原

时间与地点事故发生于2025年4月5日凌晨5时许,地点为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376省道华海农场十四队路段。

涉事车辆与人员一辆小米SU7标准版与对向行驶的电动二轮车发生碰撞。小米汽车强调,事故车辆处于“手动驾驶模式”,且驾驶员陈某(25岁)并非车主本人。

伤亡与逃逸碰撞导致电动二轮车两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陈某弃车逃离现场,后迫于警方追捕压力投案自首,目前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逮捕。

二、起火原因初步认定

事故中,小米SU7起火燃烧的画面引发公众对车辆安全性的质疑。对此,小米汽车回应称:

起火系外部引燃:初步调查显示,碰撞导致电动二轮车的锂电池严重挤压变形并起火,火势蔓延至事故车辆。

最终结论待定:小米表示现场勘查已完成,但强调“最终结论以相关部门报告为准”。

这一解释与警方通报内容一致,且多份报道均提及电动二轮车锂电池的隐患。不过,仍有部分舆论要求公开更详细的电池检测数据。

三、小米双重回应:辟谣与澄清

报案打击谣言同日,小米发言人针对网络流传的“国家新能源事故鉴定中心初步分析”声明称,该机构根本不存在,相关内容系编造,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户消息]。

强调驾驶责任小米在事故说明中多次提到“驾驶员非车主本人”及“手动驾驶模式”,或为规避公众对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质疑。此前,安徽铜陵SU7高速碰撞致3人死亡事件中,驾驶员同样非车主,这一细节引发对车辆使用规范的讨论。

四、舆论与销量双重压力

公众质疑与期待尽管小米迅速回应,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担忧未完全消除。尤其是两起事故均涉及起火、逃逸及非车主驾驶,部分网友呼吁加强车辆应急机制和驾驶员身份核验。

销量短期波动据上险量数据,3月31日至4月6日(事故后首周),小米汽车周销量降至0.5万辆,为近两个月最低值。与此前最高0.78万辆的周销量相比,市场信心明显受挫。

五、行业警示与反思

锂电池安全风险此次事故暴露了电动二轮车锂电池在碰撞中的易燃性。业内专家指出,需推动两轮电动车电池安全标准升级,并探索车辆碰撞后电池自动断电技术。

车企责任边界小米的快速回应虽获肯定,但如何平衡“主动澄清”与“责任界定”仍是难题。消费者期待车企在事故后不仅提供技术解释,更需参与善后与预防措施。

结语湛江事故的真相虽初步厘清,但其引发的安全讨论远未结束。对小米而言,如何在销量攀升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考验。公众亦需理性看待事故,避免让情绪掩盖事实——毕竟,安全驾驶的责任始终在“人”而非“车”。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 2025-04-14 22:01

    出事了就想方设法甩锅,和甩锅车主!自己的车总是没问题,但是自己的车却频频发生事故[呲牙笑][呲牙笑]

  • 2025-04-13 07:52

    警察通报只写了轿车自燃,可没写另外一台三轮车自燃,小米自己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