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江西男友家吃饭,70岁奶奶做了4个菜,看到饭菜想连夜跑路回家

觅珍餐饮 2025-04-10 14:00:35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吃饭,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尤其是当我听说男友70岁的奶奶亲自下厨做饭时,我心里更是忐忑。

去男友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老人家会不会觉得我太挑剔?会不会嫌我吃的太多了?餐桌上我是应该先吃鱼虾海鲜菜肴呢还是先喝鸡汤鸭汤呢?

对美食充满热情的我,怀着对晚饭的期待,去了江西男友家吃饭,到了男友家里,70岁的奶奶已经在厨房忙碌半天了。

半小时后,终于开放了,70岁的奶奶做了4个菜,但是当我看到四道菜端上桌的那一刻,我的心情从期待变成了震惊,甚至看到饭菜立马萌生了“连夜跑路回家”的念头……

到底做了哪些菜呢?

第一道菜是白玉菇炒肉,白玉菇白白嫩嫩的,炒得油亮亮的,闻着挺香,但当我夹了一筷子才发现:肉呢?

整盘菜里,白玉菇占了90%,肉片少得可怜,只有少数肉沫存在,我偷偷瞄了一眼男友,他倒是吃得津津有味,还给我夹了一筷子:“尝尝,我奶奶的拿手菜!”

我硬着头皮吃了一口,味道其实还行,白玉菇鲜嫩爽滑,但肉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后来才知道,江西老一辈人习惯这样炒菜:“肉是点缀,菜才是主角”**,毕竟在他们那个年代,肉是稀罕物,能放一点提味就不错了。

第二道菜是青椒炒肉,看起来红绿相间,很有食欲,然而,当我夹起一块肉时,瞬间傻眼:大部分都是肥的,不是用里脊肉炒的。

原来奶奶用的是最便宜的一刀下,而不是里脊肉,导致整盘菜的肉几乎全是肥肉,瘦肉寥寥无几,青椒倒是挺多。

我虽然知道,老一辈人炒菜喜欢用肥肉,一是因为肥肉便宜,二是他们认为“肥肉香,炒菜更入味”,但对于我这个从小吃瘦肉长大的人来说,这一口下去,真的有点扛不住……

第三道菜是土豆丝炒肉,这个菜是我非常喜欢吃的,本来挺期待的,毕竟土豆怎么做都好吃,结果尝了一口才发现太辣了。

虽然土豆丝切的很细,炒的色泽也很好看,但是奶奶放的朝天椒的辣椒粉,而且还放的挺多,我品尝了一口,辣的直呼冒汗。

最后一道菜是清炒牛皮菜,牛皮菜在江西又被称为猪皮菜,我小时候吃过一次,长大后基本没吃过,看着绿油油的,以为会是清爽口感,结果一入口:苦!涩!还带点土腥味!

我强忍着没吐出来,硬是咽了下去,男友看我表情扭曲,赶紧解释:“牛皮菜就是这样,老一辈人爱吃,说是清热解毒。”

奶奶还补了一句:“这个菜好,降火!”

为了不显得没礼貌,我硬着头皮吃了半碗饭,并疯狂夸赞:“奶奶手艺真好!”我勉强点头微笑,心里却在想:老一辈人和年轻人在饮食上也存在很大的代沟啊。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不仅仅是口味差异,更是两代人、两种生活方式的碰撞,奶奶那一辈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炒菜习惯省肉、多油、重口味,而我们这一代更追求健康、精致、多样化。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以后不管是去谁家吃饭,都不如直接去街边餐馆吃饭,这最起码街边餐馆菜肴的口味,大家都比较能接受,不会让人太尴尬。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