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半个“鹅”

卧云枕月旅行 2025-02-21 08:50:45

游览国清寺,我的心思一直都在王羲之的那半个“鹅”字上……

说到王羲之,书圣之名,当之无愧,作为喜欢书法的我,爱之而崇,崇而敬之,每每看到王羲之的笔迹,都要认真阅读,细细揣摩,慢慢品味……

羲之爱鹅,世人皆知,他从爱鹅到养鹅,观察鹅的生活百态,联系到书写字的法度,揣摩写字的力度和气势……

站在国清寺的“一笔鹅”字碑前,听着导游娓娓道来的有关半个“鹅”字的故事,仿佛也把我们带入到一千多年前,王羲之写这“一笔鹅”的情景中来……

相传,当年王羲之来到天台山华顶峰旁的灵墟山,跟着白云先生学习书法,常常观察水中白鹅的各种姿态,一日,他看到白鹅在水中振翅欲飞,灵感迸发,立即挥毫泼墨,写成了这个“一笔鹅”字……

时隔千年以后,清代书法家曹抡选在华顶山发现了王羲之这个残存的“鹅”字,仅仅剩下半块石刻,开始揣摩研究王羲之的书法要领,起笔落笔之势,整整研究模仿了七年,最后终于补齐整个字体,连同王羲之残存的这半块石刻,一起移到国清寺内,镶嵌在寺内的墙壁上予以保存……

现在目睹这个二人组合体的“一笔鹅”,可以说是“神合作”,看不出一点不协调的地方,真正的是浑然一体啊!如果不是导游解释,真的看不出来左右两块字体哪一块是王羲之的真迹……

这块“一笔鹅”字碑,左边为王羲之的真迹,右边部分为曹抡选补写上去的。这个鹅字已经整体融合在一起,不分你我,底下鸟字部分,就像一个浮在绿水中的大白鹅的鹅身,落笔的那一点,就像一个高昂的鹅头……

关于王羲之的“鹅”字真迹,除了国清寺的这半块外,武汉黄鹤楼保存一块,绍兴兰亭景区保存一块,尽管没有看到这两块真迹,但从图片上看,还是国清寺的这个“一笔鹅”更有味道……

黄鹤楼的“一笔鹅”

绍兴兰亭景区的“鹅池”,据说是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的共同作品,当年王羲之准备写“鹅池”二字,刚刚写完鹅字,听到皇上的圣旨到了,立即放下笔去接旨,儿子王献之在旁,拿起笔就补写了这个池字,明显“池”的字迹肥厚,“鹅”的自己瘦细,这是难得的“二王”合体书法,艺术和历史价值更大……

羲之爱鹅,陶公爱菊,林逋爱梅,周敦颐爱莲,被世人称为“文人四爱”……

受此影响,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学习临摹“文人四爱”,曾经也风靡一时……

从后代文人墨客的临摹中,我们更能感受到王羲之书法的辉煌与功底的厚重……

0 阅读:173
评论列表
  • 2025-05-02 12:09

    好一个我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