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那会儿,遵义会议开得挺成功,大家选了毛泽东来当红军的军事头头。
遵义会议,那可是中国革命路上的大变局。想必不少人知道,这次会议能成功开起来,周恩来可是出了大力气的。毛主席后来能稳稳地拿起红军的指挥棒,也多亏了周恩来的一路力挺。
很少有人了解,在那场关乎我们党前途命运的关键会议上,王稼祥的贡献其实跟周恩来一样大。
【一、王稼祥坚定站在毛主席一边】
1931年的时候,王稼祥接到了任务,要去中央苏区干活。没过多久,上头就让他当上了总政治部主任。
刚到苏区那会儿,因为跟毛泽东还不太熟,所以王稼祥对毛泽东那套“集结兵力,引敌人进来打”的军事路子,没咋多说话。但说实话,那时候中央里不少干部,对毛泽东的军事策略,心里头是不太瞧得上的。
在毛泽东带着红军打赢第三次反围剿后,王稼祥真心实意地觉得毛泽东很厉害。
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王稼祥站起来说:“咱们不能照着苏联那套,在城市里搞暴动和武装斗争。我觉得,毛主席提出的那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法子,才是真的适合咱们中国情况的。”
挺让人难过的,毛泽东最后没被留在中央领导的位置。但毛泽东对王稼祥的支持感到非常激动和感激。
毛泽东不再直接参与中央的决策工作后,王稼祥非但没有跟毛泽东疏远,反而更加铁了心支持他。在好多次的中央会议上,王稼祥都站出来为毛泽东说话。
在第四次跟敌人周旋的大行动中,虽然毛泽东不再领头指挥红军了,不过王稼祥和周恩来还是找毛泽东一起商量,看这场仗到底该怎么应对。
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的人数减少了五万多人。那会儿,毛泽东和王稼祥对红军接下来该怎么走,心里都有数,他们俩都觉得,红军得往敌人防守少的贵州那边撤。
【二、王稼祥在遵义会议投下关键一票】
湘江一仗打完,王稼祥心里琢磨,中央的头头脑脑们得聚一块儿,好好琢磨琢磨红军接下来该咋走。他直接去找了那时候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张闻天,跟张闻天直截了当地说,要是红军还让李德他们带着打,那可就真完了,红军的指挥大权,得交到毛泽东同志手里头。
所以,王稼祥跟张闻天说,他们得找其他同志聊聊,组织一场会议。
张闻天后来在遵义会议上站边毛泽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和王稼祥的那次深谈起了关键作用。
王稼祥不光去找了张闻天谈话,他还特地拜访了周恩来、朱德、聂荣臻等许多其他的领导同志。
1935年1月份,红军打下了遵义这座城市。那时候,红军好歹甩掉了国民党的追赶,所以,中央领导层商量后决定,在遵义停下来休息个十来天。就在这么个关键时刻,遵义会议就被提上了日程,并且顺利召开了。
毛泽东后来着重说过,遵义会议能成功召开,周恩来功劳最大。但其实,王稼祥也是让遵义会议得以召开的重要人物。按照党史上的记录,王稼祥是最早提出要开遵义会议的人。
遵义会议那会儿,王稼祥身体挺差的,但心里挂着红军的未来,他还是硬撑着病体去参加了。
毛泽东直接点名博古和李德在军事上的失误后,王稼祥也跟着站了起来,有话要说。他直接讲道,从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就能看出,只有毛泽东来指挥,红军才能连连告捷。王稼祥的这一番话,对其他领导人来说,那影响力可着实不小。
会议结束后,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拿掉博古、李德他们的指挥位置,然后再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新的红军军事领导。
王稼祥率先给毛泽东投了一票,这一票至关重要。王稼祥投完这“决定性的一票”后,其他多数领导人也跟着把票投给了毛泽东。
遵义会议过后好一阵子,王稼祥和毛泽东、周恩来他们几个,都是党里头拍板做决定的大人物。
【三、周恩来和张闻天同样是遵义会议功臣】
说到遵义会议上的大功臣,那肯定得说说周恩来和张闻天这两位大佬。
在第五次对抗围剿的大战中,周恩来好几次跟中央说,想让毛泽东再回到中央来。为了这事儿,周恩来跟李德他们争了好几次。
第五次围剿失败,加上湘江战役的大败,让周恩来心里更加明白了一件事:红军要是没了毛泽东来指挥,那可真的不行。
在长征的征途中,中央领导层在通道紧急开了个会。毛泽东能再次回到中央会议的桌子上,还有他那向西进军贵州的策略能被大家点头,多亏了周恩来的大力帮忙。周恩来的支持,那真是关键中的关键。
遵义会议能够顺利举行,周恩来的点头答应和力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知道,那时候,周恩来可是中央最顶层的三位领导之一。如果没有周恩来的这份支持,遵义会议要想开起来,那真是难上加难。
在遵义会议那会儿,周恩来明确站队毛泽东这边,他说红军得换个带头的军事指挥,这样才能让革命走上胜利道儿。
聂荣臻后来谈起往事说:“周恩来和王稼祥两位同志的赞成,对毛主席成为咱们的军事头头,那可是起了大作用。”
在遵义会议上,除了周恩来和王稼祥,张闻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毛泽东顺利成为了军事上的领头人。
一开始,张闻天站在王明那边,对毛泽东并不怎么熟悉。但张闻天这个人性格耿直,他没有因为这样就对毛泽东有偏见或者故意刁难。
跟毛泽东接触多了,看他领着红军一回回打赢仗,张闻天心里头渐渐明白,红军最缺的就是毛泽东这样的领头人。
在遵义会议上,张闻天直接点名博古和李德,说了他们一顿。他的意思就是,要解决中国革命的那些实际问题,还得靠毛泽东来带头。
遵义会议结束后,张闻天为了让毛泽东的领导更有分量,他花了不少时间,心平气和地跟好多领导同志聊了许多。在张闻天的这番工夫下,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同志都站到了毛泽东这一边,大家团结了起来。
咱们再聊聊王稼祥的事儿。由于身体不太好,王稼祥有好一阵子都在休养。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就被派去当了中国第一任驻苏联的大使。
后来,王稼祥由于身体状况不佳,没办法只能暂停工作去休养。
1972年的时候,王稼祥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状况好了不少。他就给总理写了封信,说自己想回来工作,希望能给安排个任务。
关于这事儿,周总理专门去问了毛主席的意见。
周总理手里拿着王稼祥的信,走到主席跟前,直接说:“主席,王稼祥想回来工作了,您看这事儿行不?”
毛主席想了一会儿,然后说:“稼祥同志在遵义会议的时候,可是投了很重要的一票,对中国革命来说,他真的是功不可没。现在他身体也挺好的,那就让他继续干工作吧。但是,相关的部门还得多关心关心稼祥同志的身体状况。”
真的很难预料,要是遵义会议没能成功开起来,我们党会走向什么路。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是红军还继续由博古、李德他们带着,那肯定会在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下吃大亏,损失惨重。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王稼祥投的那一票太关键了,救了很多红军战士的命,也让我们党避免了不少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