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丹心赋——齐白石诗书画印四绝铭
星斗塘前铸印魂癸亥年(1863)冬,齐白石诞于湘潭杏子坞。是夜,祖宅星斗塘忽现虹光,塾师周之冕指天象言:"此子当持铁笔,凿破画坛浑沌。"
家贫习雕花,以松油灯火淬刀锋。廿四岁得《芥子园画谱》,始悟"刀笔本同源":
镂空处见虚实相生,
阴刻线显刚柔并济。
夜宿山寺,摹雷公像于神龛,竟得"单刀劈石"之法,乡人皆呼"芝木匠"。









戊戌(1898)变法年,始游天下。囊藏"天涯亭过客"印,遇:
西安城头观汉瓦,桂林江畔拓摩崖,嵩山古刹摹碑林,南海潮头刻石鼓。
尤于京城拜王闿运,得见赵之谦印谱,如雷贯顶。夜宿法源寺,以烛泪融朱砂,创"红花墨叶"印风:
"阳春白雪"印,
朱文似红梅绽雪,
白文如老藤缠石。
陈师曾见之叹:此湘江野气,足破印坛陈腐!
衰年变法开生面甲子(1924)居京华,发"饿叟变法"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饿死京华,公等勿怜。"遂创"齐家刀法":单刀侧入石崩裂,复刀深凿玉生烟。
"人长寿"巨印,横画似衡岳松干,竖笔如洞庭樯橹。
吴昌硕密告门人:"白石刻印,如壮士断腕,气吞河岳!"
三昧真火熔古今白石艺道,独得"诗书画印"三昧真火:
以《祀三公山碑》铸骨,取《天发神谶碑》为筋,化秦权诏版成血肉。
《借山吟馆图》题跋:篆书如老农扶犁,行草似狂风折竹。
"痴思长绳系日"印,边款凿"三百石印富翁"篆,印面刻"要知天道酬勤"楷,印侧题"见贤思齐"隶。
黄宾虹观此叹:四体同炉,古今一人!








白石书法,独创"扛鼎本:
篆书取法周鼎彝,行草融通汉简牍。
《松鹰图》题"英雄独立",竖画似苍松裂石,横捺如鹰翼垂天。
八十五岁书《沁园春·雪》:
"山舞银蛇"四字,顿挫若昆仑崩雪,连绵似黄河冰开。
李可染暗服:此非笔墨,乃天地元气聚于管城!










晚年制"中国长沙湘潭人也"巨印:朱白相生,如星城楚汉分野;方圆互济,似潇湘烟雨迷离。
边款凿《白石诗草》: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夺得天工"印,刀痕似闪电劈空,留红如残阳泣血。
傅抱石跪观:"此印可镇山河!"
草木寄情见本真,
白石篆刻尤善草木意象:
"杏语馆主"印,枝干屈曲似梅骨,花瓣圆润如杏腮;"墨池清趣"印,水波荡漾见刀韵,荷叶田田显笔情。
遗作"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印:
朱文斑驳似老树年轮,
边款苍劲如寒山古径。
潘天寿含泪:此老至死仍是草木中人!
结语——铁笔纵横写河岳回望白石艺道:少年雕花木,凿出湖湘气象;壮岁游山河,刻尽神州风骨;衰年变法度,写破古今藩篱。其印如诗:"似与不似"间,藏着楚地巫傩魂;其书若画:"工写兼备"处,立着华夏金石魄。今观北京画院藏印谱:
三百石印列阵,似闻战鼓擂动;八千朱痕生辉,如见星河倾泻。恍听白石笑曰:"老夫腕底有鬼神,何必低头学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