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40后”豫剧“常派”旦角弟子,她却成了“中原第一小生”

艺曦点点娱乐说 2025-04-06 09:04:51

四位“40后”豫剧“常派”传人,曾各自在舞台上绽放着独特的光芒。而在这四位优秀的“常派”旦角艺术流派传人中,她却成了“中原第一小生”。

1、高玉秋

高玉秋,1941年出生,7岁进入香玉剧社学戏,系常香玉亲传大弟子。她追随常香玉几十年,得到了真传,并继承了大师的衣钵。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出演了80多部戏,演绎了众多栩栩如生而又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涉猎了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其表演风格泼辣,行腔圆润自然,深受戏迷喜爱。

其主要代表作品有《拾玉镯》、《对花枪》、《桃李梅》、《狱卒平冤》、《陈妙常》等。

2、孙玉菊

孙玉菊,1941年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13岁考入郑州市豫剧团,1956年入河南戏曲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郑州市豫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1962年拜常香玉为师,是最具常香玉的艺术神韵、深得常派艺术真谛的一位“常派”传人。

常香玉大师为孙玉菊授艺

其代表剧目有《花木兰》、《大祭桩》、《断桥》、《游龟山》、《杨门女将》、《荀灌娘》、《窦娥冤》等

3、王希玲

王希玲,1944年出生,11岁进入郑州市豫剧团学戏。是“常派”花旦的优秀传人,得到恩师常香玉的言传身教。之后她选择了从旦行跨入生行,不但打破了生行只能为旦行配戏的格局,而且还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王派坤生”表演艺术。1991年,王希玲赴京演出《风流才子》,轰动京华,被誉为 “中原第一小生”。

王希玲生旦俱佳、文武全才,不但留下了大量的舞台剧目,还在多部戏曲电视剧和戏曲电影中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程咬金照镜子》中的李世民、《巧配鸳鸯》中的喜奶奶、《鸳鸯戏水》中的金书贤等。

4、虎美玲

虎美玲,1946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2岁开始学习豫剧表演。主攻青衣、闺门旦,兼花旦、刀马。1981年,虎美玲正式拜豫剧大师常香玉为师。她不仅将“常派”的精髓完好地传承下来,又兼收“陈、马、崔、阎”各派之长,形成了既委婉深沉、又高亢激昂的演唱特色。代表剧目有《白蛇传》、《花木兰》、《破洪州》、《断桥》、《粉黛冤家》、《奇妙姻缘》等。

网友朋友,不知道您最欣赏的“常派”弟子是哪一位呢?

0 阅读:0

艺曦点点娱乐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