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烨和朱曼娘一起生活了很多年,还生了两个孩子。
但奇怪的是,顾廷烨却一直以为朱曼娘是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女子。反而是常嬷嬷目光如电,第一眼就看透了朱曼娘绿茶的本质。

那么善于识人的常嬷嬷是如何做到的呢?
1
顾廷烨想让常嬷嬷帮他管理在京城的宅子,便把她接到京城。之后,又把自己的状况和盘托出,有一个外室,还生了两个孩子。
外室的存在虽然对顾廷烨的前程很不利,但是常嬷嬷一想到顾廷烨这么多年过得苦日子,也便不忍心多说什么,就说“只要她品性纯良,对你实心实意就好。”

然而,当听到顾廷烨提到曼娘曾是个卖唱女时,常嬷嬷还是皱起了眉头。那个时候,虽然还没见人,但在内心就已经对曼娘有了初步的想法。
但是看在顾廷烨的面子上,她仍然勉为其难地答应照顾这母子三人。于是,就出现了朱曼娘去见常嬷嬷这一幕。
想必,曼娘去见常嬷嬷,也是想讨好她的。虽然她没将这个奶妈子放在眼里,但应该也知道常嬷嬷对顾廷烨的重要性。
只是,她自以为做的很好,然而,人的本性实在太难掩盖,第一次见面就露了马脚。
2
尽管顾廷烨提前给常嬷嬷打了预防针,但是当常嬷嬷第一眼见到朱曼娘时,她的脸色还是变了。

常嬷嬷一大把年纪,在白家和顾家都待过,什么样的女人也都见识过,不说火眼金睛也差不多。
只凭感觉,她就知道眼前的女人不是个安分的。而曼娘自以为聪明的那些伎俩,在常嬷嬷面前则是弄巧成拙。
首先,从曼娘的穿着打扮上,常嬷嬷就看不过去。

曼娘看似衣着素雅,但一看就知道衣料昂贵。本就是个外室,还说是贫苦人家出来的,但穿成这样,能是真心过日子的人吗?
曼娘的下一个举动则让常嬷嬷更加厌恶她。
她提着一个食盒对常嬷嬷说:“这是给您做的糕饼,知道您牙口不济,特意做的软烂香甜。”
这是个讨好的举动,按说是没错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但问题是,曼娘直接把常嬷嬷的针线筐推到一边,把食盒放到了桌子上,这就有些不尊重人了。
所以,常嬷嬷眼皮都没抬,只冷冷地说:“我只是个下人,消受不起。”
3
朱曼娘做的最失策的一件事是,她一面说着“只要让她留在二郎身边,哪怕没有名分她也愿意”,一面跪倒在常嬷嬷面前“嬷嬷要是不答应,我就不起来。”

用常嬷嬷的话说:“她一上来就跪地不起,貌似恳切,实则胁迫,就这样,怎么能算品行好?”
任谁被逼迫都是不舒服的,更别提常嬷嬷了。
好在在顾廷烨的撒娇卖惨之下,常嬷嬷还是答应了帮他照看那母子三人。
常嬷嬷下决心要帮顾廷烨看住这个家,“什么曼娘花娘,我都替你一并管了。”

就是因为朱曼娘给常嬷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常嬷嬷对她时时留意,处处提防。
终于被常嬷嬷抓到把柄,告诉了顾廷烨。
但顾廷烨不愿意相信,毕竟在他像个丧家犬般四海为家的时候,是曼娘陪在他身边,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他眼里,曼娘就是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女人。常嬷嬷只好给顾廷烨出主意,让他假装自己没有钱了,以后要靠出去做工维持生计。

果然,朱曼娘听说顾二变穷了,立刻露出了真面目,偷偷变卖手中的田产铺子。
顾廷烨这才看清了朱曼娘的为人。
可以说,后来顾廷烨能家庭幸福,常嬷嬷居功至伟。
4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的人善于伪装,可能一时半会儿,别人看不出他的为人。
但在像常嬷嬷这样的老江湖面前,再狡猾的狐狸也无处遁形。
所以,人要心怀善念,不要时刻想着去欺骗别人。因为,狐狸尾巴总会露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