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再升级?四川事业单位《综测》大有玄机,稍不注意就踩坑!

事考帮你看 2025-04-23 19:02:48

之前咱们一起复盘了《公基》考情难度,今天《综测》也给大家安排上!

对于本次《综测》考试,小编不得不感叹,“出题老头”伤害人真有一套(bushi),最后一道议论文写作任务,是让部分事考er两眼一黑的程度!

接下来就进入正题,看看本次《综测》难度如何!

420省属《综测》难度分析

一、板块考情及难度分析

(1)知识点分布

本次《综测》也是120分钟3道任务,与24下相比,题型上有变化,新增对对策题与议论文的考察。具体详情如下:

(2)命题特点

本次《综测》命题从题型、材料、题干问法3个方面上,也是把考生拿捏的稳稳的,相信是让不少考生踩了“坑”,命题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题型守正出奇,内藏玄机。

整体来看,题量中等,共计3题,写作字数也较常规,总体在1500-1700字,两个小时作答,书写压力不大。

第一题题干明确要求写“一份内容摘要”,这属于应用文写作题,判断标志就是数量词+文种。而部分考生会将其当作归纳概括题,这会导致丢失格式分数和逻辑结构分数。“摘要”虽然不属于常见的文种,但整体思路与其他应用文的写作思路相似,难度不大,着重考察大家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题题干信息较长,且问法较有迷惑性,它要求我们“拟写调研报告的‘优化建议’内容”,这个题应该当作对策题来做。而考生审题不仔细,容易按照完整的应用文来写作。这种特殊问法在去年的考试中就已经出现过两次了,所以还是算比较常规的问法。这道题重在考察大家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题题干中明确要求“写一篇文章”,这和去年最后一题的题型不一样,这次考察的是议论文写作题。这次的写作属于观点类作文,应围绕着“文化建设”话题展开论述,考验大家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和去年相比,整体题量没有发生变化,而题型新增了两种,分别是对策题和议论文写作题。但这种变化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新增题型也符合考纲的能力要求。

二、材料脉络清晰、特色鲜明。

首先,脉络清晰,三道题目所对应的材料脉络分明阅读理解难度不大。第一题表格中的材料能明显看出是“总分总”逻辑,刚好可以对应到应用文写作的写作逻辑中,分别将他们作为正文的“开头+主体+结尾”部分;第二题的材料也是按照不同主体进行分段的,根据不同主体阐述的内容,能较为清晰直观的得到要点;第三题的材料被分为三个小片段,整体来看,也是个总分关系,比较好理解。

其次,特色鲜明。从材料特点来看,这次的试题材料还是很具有“综测”特点的,与省考申论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图表型”材料仍然存在,这比较考验考生的概括处理能力,是不少同学的一个难关。另一个特点是“大拖小”,也就是一则大材料下存在着几则小材料,这十分考验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测查大家能否捋清材料脉络。

三、书写始于材料,忠于题干。

第一题要求围绕“揭秘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撰写内容摘要,格式只涉及标题和正文,体现出应用文写作轻格式、重内容的考试趋势。而摘要的标题和正文通常写成一段即可,这又是个重要细节,需要引起重视!正文部分按照开头+主体+结尾(总分总)的结构书写,其中主体部分的内容应将材料中与该话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按照题干中的“捕集、利用、封存”三类进行分类列点;

第二题明确要求只写“优化建议”,因此只需结合材料中的问题和部分现成对策来推导要点,最后分条列点即可。但主要注意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第三题要求写文章,写作难度相对前两题来说要大一些。作文的总分论点都应忠于题干和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切勿随心自撰。而除了论点之外,论据需要联系材料和实际进行提炼,并且尽量有自己补充的写作素材,例如案例素材和名人名言等,才能在论点正确的基础下锦上添花。

总体来说,本次《综测》因为有议论文的加入,与24下相比,难度有所升级!再来部分题干问法上也存在迷惑性,容易“踩坑”,让事考er判断错考察题型,损失部分分数!

最后,让我们期待今年下半年《综测》科目还会有什么新“惊喜”呢?《综测》科目的学习没有捷径,只有日常的积累、多提笔练习,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觉得本次发挥不理想的事考er不要灰心,后面还有更多的上岸机会等着你!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