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44战斗机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一款采用部分隐身设计的双发单座战斗机。该机属于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

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启动了先进战术战斗机(ATF)项目。前苏联为了在军事技术上与美国竞争,也开始了自己五代机的研制计划。米高扬设计局提交了米格-1.42方案,后发展为米格-1.44,并最终被选中。

基本参数
机长 19米
机高 4.5米
翼展 15米
最大速度 2761千米/小时
最大飞行高度 17000米
最大航程 4000千米
正常起飞重量 18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35000千克

1983年,米格-1.44战斗机开始进行设计。1988年,米格设计局接到生产第一台MFI原型机的任务,1989年开始首架飞机组装,工程代号1.44。苏联解体后,米格设计局自筹资金将米格1.44的第一架验证原型机完成了生产,并于2000年实现了首次飞行。

该机采用非常规的三角翼、双垂尾的鸭式布局。主翼前缘后掠52°,鸭翼前缘后掠58°,双垂尾外倾15°,并设置了为数惊人的16块可操纵翼面。这种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和升力。


米格1.44战斗机在机腹采用了并联的可调S型进气道。进气道内部涂覆了吸波涂层,在减少雷达反射面积的同时也确保了两台发动机稳定的气流供应。



该机在结构上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具有重量轻,和出色的雷达吸波性能,能够有效降低飞机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

机身表面涂覆了吸波涂层。这些涂层能够吸收雷达波,减少雷达反射信号,进一步增强飞机的隐身效果。

米格-1.44战斗机计划安装新型N-014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该雷达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机载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250—400km,可同时跟踪25个目标,并对6个以上目标同时进行超视距攻击。


米格1.44高空巡航速度可达2.6马赫,能够在高空快速穿梭,迅速接近目标或撤离战场。


该机在机腹弹舱和翼下可以搭载多种先进的对空和对地攻击弹药。


细节展示
米格1.44采用了气泡型的座舱盖,玻璃采用了镀膜处理,呈现出金黄色。


鸭翼翼根前缘采用了锯齿造型。机头扁圆,尚未安装雷达。

进气道截面为长方形,侧面形状为尖锐的楔形。其起落架采用了前三点式布局,飞行时收入机身。

米格1.44战斗机的动力系统采用了两台带有矢量喷口的AL-41F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2000 千克,加力推力17857千克。

AL-41F加力涡扇发动机。

该机发动机收敛片内部安装有浅色的隔热瓦。


目前存世的照片没有其打开弹舱的画面,据推测其内部弹舱可以搭载4枚R-77M中程空空导弹。


与苏-57和苏-47战斗机外形对比,三者之中苏-47尺寸最大。

与歼-20对比,歼-20尺寸也比米格1.44要大。我们用较大的体型得到了大航程和大载弹量。

米格1.44虽然制造了一架技术验证机,并完成了首次飞行,但这并未能改变项目最终下马的命运。该机在研制过程中在多个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其独特的气动布局设计为战斗机的机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后续战斗机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