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一提房子,大家眼睛都亮了?根据央行课题组的《城镇家庭资产负债报告》,咱国城镇家庭平均资产高达318万,其中70%都来自房产。这房子,可不就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吗?也正因如此,父母一去世,子女为争房产撕破脸的事儿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大打出手,亲情都没了。
可现在情况变了,国家出台了继承“新政”,四部门明确,以后房产继承得按新规走,再靠老一套抢房子?没戏了!今天我来给你们扒一扒这新规到底咋回事儿,顺便聊聊踩坑的那些事儿,保准通俗又接地气,看完你也能少吃点不懂法的亏!
继承新规来了,咋变了?新规一落地,继承这事儿可不像以前那么简单随便了。过去,大家觉得老人立个遗嘱,口头说两句,事儿就定了。可现在不一样了,法规越来越严,细节也多了。咱一条条聊清楚,别稀里糊涂就吃了哑巴亏。
新规明确,继承只能在被继承人去世后开始。啥意思?老人还活着时把房子给你,那叫“赠与”,不是“继承”,别想钻继承的空子享受啥优惠。我有个朋友老李,前年他爸把房子过户给他,还以为能省点税,结果税务局一查,说这是赠与,得按赠与交税,比继承多掏了好几万。他气得直拍腿:“早知道就不瞎折腾了!”所以啊,活着给房子是另一套流程,别混淆了。
新规把继承人分得明明白白,分两拨: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谁也跑不了。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得等第一顺序没人了才轮得上。
还有遗嘱指定的继承人,那得看老人咋写。比如我认识个老王,他爸去世前立遗嘱把房子给了侄子,结果他争了半天也没用,法院说遗嘱优先,他只能干瞪眼。另外,侄子、外甥啥的,现在也能代位继承了,前提是直系亲属都没了。这范围比以前宽多了,老人没子女的,亲戚也能分口汤。
老人留下的房子、存款,得是合法财产才行。啥叫合法?就是来源得清清楚楚,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也不是黑钱买的。要是查出来房子来路不正,甭管你多想要,都没你的份儿。还有夫妻共有财产,得先分一半给活着的配偶,再拿剩下的一半继承。举个例子:小张和小王夫妻俩有套120平的房,小张走了,60平归小王,剩下60平由小王、儿子丫丫、小张爸妈四人平分。每人15平,谁也别想多拿。这分割清清楚楚,吵也吵不赢。
继承房子,哪些坑得躲?新规定了这么多,坑也不少。子女要是还按老思路争房产,十有八九得栽跟头。咱把容易翻车的几个点拎出来,记住了,别傻乎乎往里跳。
老人要是立遗嘱把房子给了外人,子女再不服也没用。我有个邻居老刘,他妈去世前把房子留给了照顾她多年的保姆,他气得跳脚,可法院一判,遗嘱合法,他连门都摸不着。所以啊,老人有权决定房子给谁,别以为你是子女就天经地义。
2. 设了“居住权”,房子轮不到你新规里有个“居住权”,挺新鲜。啥意思?老人可以把房子的居住权给别人,比如老伴儿或者朋友,这权不在继承范围里。我听说个事儿,老张去世前把房子居住权给了老伴儿,子女想卖房变现,结果老伴儿死活不搬,法院还支持老伴儿住到死。子女傻眼了,房子在手却啥也干不了。这招可得注意,老人要是玩这一手,你就得靠边站。
以前老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觉得女儿没继承权。可新规拍板了,男女平等,女儿跟儿子一样有份儿。我有个朋友小丽,她哥老想独吞爸妈的房子,说她嫁人了没资格。小丽一告,法院判她分一半,她哥脸都绿了。现在这规矩,谁也别想仗着性别耍赖。
4. 公证遗嘱不“最牛”了,最新遗嘱说了算过去,公证遗嘱是“王牌”,有它啥都得听。可新规改了,公证遗嘱不再高人一等,有多份遗嘱就看哪份最新。我认识个老陈,他爸临死前改了遗嘱,把房子给了小儿子,早先公证的那份不算数。大儿子不服告到法院,结果输得干干净净。新规还加了打印遗嘱、录音遗嘱,但得有俩见证人,还得写日期签名,没这手续一样白搭。
聊到这儿,你们是不是觉得继承这事儿越来越讲究了?房子值钱是真,可新规一出,靠抢靠闹没用了。第一顺序、第二顺序、居住权、遗嘱效力,哪条不懂都可能让你空欢喜一场。5年后,这新规估计还得更严,房子分配只会更透明。咱老百姓图啥?不就图个省心公平吗?所以啊,提前搞清楚,别等父母走了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