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城府极深,狠辣无异曹操的乱世枭雄

曹子涵 2025-02-16 17:19:17

刘备这个人啊,真是让人捉摸不透,表面上看起来仁义无双,实际上心机深沉得很,从街头小贩到一方诸侯,这一路走来可不简单。

刘备年轻那会儿在涿郡混,可不是什么老实巴交的小商贩,听说他跟当地的豪杰们称兄道弟,搞得挺热闹,俨然一副地头蛇的架势。这哪像是卖草鞋的啊,分明就是个混江湖的主儿。他那时候就懂得拉帮结派,笼络人心,这份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你说他是不是天生就有这种领袖气质?反正我是觉得挺神奇的,一个卖草鞋的小贩,居然能让那么多豪杰都愿意跟着他混。

刘备在涿郡的时候,跟两个大商人搞在一起,这事儿就更有意思了。那两个商人叫张世平和苏双,专门做马匹生意的。他们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突然对刘备特别慷慨,给了他不少钱。史书上说是因为看刘备长得不一般,但这话谁信啊?你见过哪个商人因为别人长得帅就往外撒钱的?我猜啊,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涿郡那地方,正好是马商必经之路。你说,会不会是刘备在那儿收保护费呢?这么一想,刘备这创业故意思多了。从收保护费到招兵买马,再到带兵打仗,这剧情转折也太快了吧?不过话说回来,在那个乱世,能有这种本事的人,确实不多见。

刘备后来当上了安喜县的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吧。结果没当多久,就因为打了督邮而跑路了。这事儿听起来挺冲动的,但仔细一想,里面肯定有文章。刘备为啥非要见督邮不可?为啥打完人就跑了?我猜啊,他当县尉的时候可能没少捞油水,想见督邮八成是想行贿。结果督邮不见他,他就急了,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

说起刘备的狠,最有名的就是他打督邮的故事了。当时刘备已经当上了安喜县县尉,算是个不小的官了。可是好景不长,朝廷来了个命令,要清理因军功当官的人。督邮来到县里,刘备去求见,结果人家说生病了不见。刘备一怒之下,直接冲进去把督邮绑了起来,狠狠地打了两百大板!打完后,刘备还不解气,把自己的腰带解下来系在督邮脖子上,然后就跑路了。

这么看来,刘备可真是个暴脾气啊!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为什么刘备非要见督邮不可?为什么打完人就跑路了?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有人猜测,刘备可能在当县尉时没少捞油水。他想见督邮,八成是想行贿。可督邮不见他,刘备就急了。眼看东窗事发,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这么一想,刘备的行为就不是单纯的暴力了,而是自保

这件事告诉我们,刘备可不是什么忍气吞声的主。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敢打官员,敢抛弃职位。这哪里是什么仁德之君,简直就是个狠角色!不过话说回来,在那个乱世,如果不狠一点,恐怕连自保都难。刘备这么做,虽然失去了官职,但保住了自己,说不定还在江湖上博得了一个敢作敢为

刘备打完督邮就跑路,这一手可真是高啊。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与其等着朝廷来抓,不如先跑为妙。这一跑不要紧,反而给了他重新开始的机会。你看,他后来不是又东山再起了吗?这就是所得青山在,不怕没吧。刘备这个人,看来是深谙这个道理的。

刘备最精表演数他获得徐州的过程了。当时的徐州牧陶谦年事已高,想找个接班人。刘备凭借仁德象,成功赢得了陶谦的好感。陶谦想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却说不行啊,这么大的责任我担不起。不如让给袁术吧!话听着多谦虚啊,可仔细一想,怎么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果然,徐州的两大家族代表麋竺和陈登立刻表示支持刘备。刘备这才勉为受了徐州牧的位置。这一套操作,简直就是教欲擒故纵刘备不仅获得了徐州,还仁义名。这种手段,别说是曹操,就是诸葛亮来了估计都要甘拜下风。刘备的城府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你说刘备是不是早就盯上徐州了?他肯定知道陶谦想找接班人,所以才会表现得那仁义拒绝接受徐州,其实是在给麋竺和陈登一个站出来支持他的机会。这招欲擒故得可真是妙啊!不仅得到了徐州,还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是被迫接受的,真是一举两得。

刘备这次在徐州的操作,可以说是把人心收买得明明白白的。他先是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样子,这就让人觉得他不贪恋权力。然后又提出让给袁术,这就更显得他为徐州着想。最后在大家的强下接受,这就显得他是为了大家好。你说这套路,是不是玩得太溜了?

说到刘备,就不能不提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三,患难与共,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段兄弟情也藏着刘备的精明算计。首先,关羽和张飞都是勇猛过人的武将。在那个乱世,有这样两个能打的兄弟,简直就是最好的保镖和打手。刘备正好缺少这样的武力支持,这段以说来得正是时候。

其次,关羽和张飞的性格正好互补。关羽重义气,张飞性格火爆。刘备在中间左右逢源,既能借助关羽的名声笼络人心,又能利用张飞的凶悍震慑敌人。这种组合,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统治团队。最后,刘备对待兄弟的方式也很有讲究。他总是以兄长自居,对两人关怀备至。这种做法既维系了兄弟情谊,又巧妙地保持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刘备这份平衡之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你说刘备是不是太精明了?他选择关羽和张飞作为结义兄弟,看似是因为志同道合,实际上可能更多的是看中了他们的能力。关羽忠义,能够帮他树立良好的形象;张飞勇猛,能够帮他震慑敌人。这两个人简直就是刘备事业的左膀右臂啊!而刘备自己则在中间扮演着平衡者的角色,既能利用两人的优点,又不会被他们所左右。

刘备对待关羽和张飞的方式也很有意思。他总是表现得很关心他们,给他们很高的地位,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做法既能让关张二人感受到重视,又能让他们始终保持对刘备的敬畏。你说这是不是一种高明的管理艺术?刘备这个人,真是把用这门学问研究透了。

刘备的真实形象,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既有仁德的一面,也有狠辣的手段;既会笼络人心,也善于权衡利弊。这样的刘备,或许更符合一个乱世枭雄的形象。他从一个街头小贩成长为一代枭雄,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能力和手段,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

刘备善于利用自己的形象来笼络人心,这一点从他获得徐州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来。他表现出来的谦逊和为大局着想的态度,让人不得不对他心生好感。但同时,他又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果断和狠辣,比如打督邮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刚柔并济的处事方式,可以说是刘备成功的关键。

刘备对待手下的方式也很有讲究。他既能笼络人心,又能保持威严。对关羽和张飞,他既是兄弟,又是主公。这种微妙的平衡,让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手下的才能,同时又不会被手下所左右。这种管理艺术,恐怕就是刘备能够在乱世中立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刘备这个人物,远比历史书上记载的要复杂得多。他既不是单纯的仁德之君,也不是冷血无情的枭雄。他是一个在乱世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聪明人,他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也知道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刘备,或许更接近真实的历史,也更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思考。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