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面朝东海有什么?有滩涂有海上耕地!

虞山清风吹 2025-04-14 02:21:03

江苏沿海滩涂的形成是河流输沙量大、潮汐与海洋动力作用、平缓的地形与地质构造、独特的淤泥质海岸类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河流输沙量大,泥沙来源丰富

长江、淮河等河流的泥沙输入江苏位于长江、淮河等大河的入海口附近。这些河流尤其是长江,每年携带巨量泥沙(约4.8亿吨/年)入海,其中一部分在沿海淤积,成为滩涂的主要物质来源。历史黄河改道的影响12世纪至19世纪中叶,黄河曾夺淮入海,经江苏北部注入黄海。黄河以高含沙量著称,其携带的巨量泥沙(约10亿吨/年)在江苏北部沿海堆积,奠定了现代滩涂的基础。尽管黄河1855年改道北归,但历史沉积的泥沙仍持续影响海岸地貌。

二、潮汐与海洋动力作用

强潮汐环境江苏沿海潮差较大(平均3-4米,最大可达6-7米),潮汐作用显著。涨潮时海水携带悬浮泥沙向岸运动,退潮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于潮间带,逐渐形成平坦的滩涂。弱波浪环境江苏沿海位于黄海南部,外有辐射沙洲群(如东沙、蒋家沙)作为天然屏障,削弱了外海波浪的能量,减少了泥沙被侵蚀的可能性,利于沉积。

三、平缓的地形与地质构造

地势低平,坡度极小江苏沿海平原是中国地势最平坦的区域之一,平均坡度仅0.1‰-0.3‰。这种平缓地形使潮水可深入内陆数十公里,泥沙在广阔范围内沉积,形成大面积滩涂。地质沉降与沉积补偿江苏沿海处于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过渡带,地壳呈缓慢沉降趋势(约1-2毫米/年)。河流泥沙的持续沉积补偿了沉降空间,维持了滩涂的动态平衡。

四、独特的淤泥质海岸类型

江苏海岸属于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其特点包括:

细颗粒沉积物:河流带来的泥沙以粉砂和黏土为主,颗粒细小,易悬浮搬运,难被波浪带走。宽浅潮间带:潮差大且地形平缓,潮间带宽度可达10-20公里,为泥沙淤积提供广阔空间。生物促淤作用:盐沼植物(如碱蓬、芦苇)和贝类(如泥螺、文蛤)的生长进一步稳定沉积物,加速滩涂发育。

五、人类活动的影响

虽然自然因素是主导,但人类活动也起到辅助作用:

围垦工程:自宋代以来,江苏沿海通过修建海堤、促淤造地,将部分滩涂转化为农田和盐田。湿地保护:近年来的生态保护政策(如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减少了人为破坏,维持了滩涂生态系统的稳定。

滩涂分布与生态价值

江苏滩涂主要分布于盐城、南通等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4。其中盐城沿海滩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中转站,兼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价值。

这一独特地貌是河流、海洋、地质与生物过程协同作用的产物,也是江苏“向海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基础。

0 阅读:0

虞山清风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