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27日,《河南民报》刊登了一则消息:日军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在其位于开封山陕甘会馆内的机关总部被暗杀。
消息一出引发舆论地震:国内民众无不拍手称快,国外媒体迅速转发,日本皇室震惊不已。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璀璨的星辰,即便岁月流转,依旧闪耀着独特的光芒。1940年5月27日,便是一个这样的日子。
那天,《河南民报》的头条新闻如同一枚震撼弹,瞬间引爆了整个舆论场——日军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在其位于开封山陕甘会馆的总部被暗杀。
消息如野火燎原,迅速传遍了华夏大地。国内民众听闻此事,无不拍手称快,仿佛暗夜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
国外媒体也纷纷转发,使得这一事件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而远在东京的日本皇室,更是震惊不已,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他们内心的平静。

英勇无畏的抗日义士暗杀罪大恶极的天皇外甥
全面抗战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华夏大地烽火连天,硝烟弥漫。
日军少将级别的军官毙命并非罕见,但吉川贞佐的死亡却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轰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吉川贞佐,一个身份特殊的日军军官,他不仅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精英,更是日本天皇裕仁的外甥。
他精通特务工作,擅长暗杀之道,是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情报首脑。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不可一世的军官,却在戒备森严的特务总部被暗杀,这无疑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那么,到底是谁有如此大的本领,能将这位日军特务机关首脑暗杀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将时光回溯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吉川贞佐自毕业以来,便一直追随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凭借其出色的工作能力,很快便在情报界崭露头角。
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他被派往华北主管情报侦察工作。他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在华北、华东等地的重要城市布下了一张庞大的情报网,为日军的入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尤其是在担任华北方面军特务部副部长时,吉川贞佐更是大展拳脚。他一手策划扶持了大汉奸王克敏在北平成立伪政权,使得整个华北地区陷入了日伪的铁蹄之下。他也因此晋升为日军华北特务机构的最高指挥官,成为了华北地区抗日力量的眼中钉、肉中刺。
吉川贞佐上任后,便将破坏抗日组织、抓捕“地下抗日分子”作为第一要务。他大肆扩充特务机构,如同一只凶猛的野兽,在沦陷区内疯狂捕杀抗日志士。据伪河南省警务厅的相关资料统计,仅在1939年下半年,他就抓捕了中共人员466人、国民党人员105人。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曾一次就下令屠杀了120多名抗日志士。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吉川贞佐的暴行,激起了河南军民的极大愤慨。

日军电影剧照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魔头,河南地下组织却显得势单力薄。他们深知,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找到暗杀吉川贞佐的机会。于是,他们开始寻求外部的帮助。豫西特委负责人吴芝圃、开封地下党负责人王永泉等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找牛子龙帮忙。
牛子龙,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当时正潜伏在河南军统站工作。他利用军统的力量,镇压了不少破坏地下党组织的大汉奸,如伪开封警备司令刘兴周、开封维持会长徐宝光等。
他的威名在军统内部如雷贯耳,被誉为王牌杀手,专门负责锄奸任务。一时间,开封的大小汉奸闻其名而色变。
当牛子龙接到暗杀吉川贞佐的任务后,他深知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吉川贞佐搞特务出身,平时小心谨慎,从不轻易露面,身边更是戒备森严。要想动他,绝非易事。牛子龙几次出动都未能成功接近吉川贞佐,他明白,必须另寻他径。
正当牛子龙陷入困境时,一个名叫吴凤翔的人走进了他的视线。吴凤翔,一个同样传奇般的人物。他早年曾在临汝县保安团当兵,因一次英勇的救人之举而一鸣惊人。后来,他进入郏县初级师范学校上学,在军训教官牛子龙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工作。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组织学生反对县政府被捕,到趁乱逃脱;从在乡间做青年工作,到再次被捕入狱……每一次的经历都如同一次生命的洗礼,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牛子龙决定利用吉川贞佐妄图拉拢自己的心理诈降,寻找暗杀机会。然而,吉川贞佐并非等闲之辈,他深知牛子龙的影响力,一直想将其拉入自己的麾下。为了取得吉川贞佐的信任,牛子龙开始与吉川贞佐进行秘密接触。他小心翼翼地周旋于吉川贞佐与军统之间,寻找着最佳的暗杀时机。
与此同时,吴凤翔也在为暗杀行动做着准备。他深知这是一次危险的任务,但他更清楚的是,这是一次为国家和民族而战的机会。他开始秘密地训练一支精干的暗杀小组,准备在关键时刻给吉川贞佐致命一击。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牛子龙与吴凤翔的暗杀小组展开了行动。他们利用吉川贞佐的一次外出机会,设下了天罗地网。当吉川贞佐的座车驶入预定的伏击圈时,一阵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吉川贞佐在惊恐中倒下了,他的身上布满了弹孔,如同一个被打成蜂窝的靶子。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开封城,人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吉川贞佐的死亡,也给日军在华北地区的情报工作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国共合作的伟大力量,更让人们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牛子龙和吴凤翔等人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着。他们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般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在1940年的风雨飘摇中,牛子龙与一众志士密谋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计划。他们设法将三支沉甸甸的手枪,如同暗夜中的流星,悄然送入那座阴森恐怖的监狱之内。
那是一个三月天,春雨连绵,仿佛连上天也在为这场即将上演的壮举而哀愁。狱墙在连绵大雨的侵蚀下轰然倒塌,吴凤翔,这位胆识超群的硬汉,带领着几位同样心怀壮志的囚犯,借着混乱的掩护,将看守所长牢牢束缚,随后在夜色与雨幕的掩护下,他们如同幽灵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牛子龙的眼中,吴凤翔是那个执行暗杀任务的完美人选。他的胆识,如同烈火般炽热,身手敏捷,枪法更是出神入化,完成这样的任务对他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更重要的是,吴凤翔早已是国民党通缉的要犯,他的身份在投敌诈降时不会引发过多的怀疑。此外,这次行动还能为牛子龙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与军统进行谈判,或许能借此机会取消对吴凤翔的通缉,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吴凤翔,这位孤胆英雄,如同一头猛虎闯入了敌人的巢穴。在地下党员徐景吾的接应下,他顺利潜入了开封,在一家看似普通的瓷器店中找到了落脚点。通过徐景吾的介绍,他们了解到开封伪特务队长权沈斋是个嗜财如命的人,这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条通往敌人内部的通道。
在一次精心策划的宴会上,吴凤翔慷慨地赠送给权沈斋一包沉甸甸的银元,那银光闪烁的财富如同钩子一般,紧紧钩住了权沈斋贪婪的心。几天后,吴凤翔又带着一批贵重的礼品登门拜访,他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从国民党大牢中侥幸逃脱的落魄者,渴望投靠皇军以求生存。他还编造了一本花名册,声称自己已经在小磨山拉起了一支武装力量,只要皇军愿意收编,他就能立刻将这支队伍带过来。
权沈斋听后心中大喜,他作为特务队长,深知扩充队伍的重要性,更想在日本人面前立下大功。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日军指挥官吉川贞佐。然而,吉川贞佐却并非等闲之辈,他谨慎多疑,先是对吴凤翔的背景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确认他确实是国民党通缉的要犯,并且与牛子龙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于是,吉川贞佐决定对吴凤翔进行一番考验。
在一次回瓷器店的路上,吴凤翔突然遇到了一个神秘的补鞋人。那人低声对他说自己是地下交通员,请求他营救几位在禹王台被捕的同志。然而,吴凤翔却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权沈斋设下的圈套。他一把揪住对方的衣领,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怒骂道:“滚远点,老子不认识你!”
此后,权沈斋又多次安排吴凤翔执行各种任务,如提审所谓的“抗日分子”等。吴凤翔凭借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一一化解了这些考验。终于,吉川贞佐对他放松了警惕,并让他设法拉拢老师牛子龙。吴凤翔回到郑州与牛子龙商议后,带着自己的旧部王宝义再次前往开封。
在权沈斋面前,吴凤翔开门见山地说道:“牛子龙在军统内部受到排挤,他也想与皇军合作。但出于安全考虑,他暂时不便与皇军接触。不过,我这次回去遇到了我的旧部王宝义,他手下有千余人,愿意投靠皇军。”然而,吉川贞佐仍然不肯轻易相信吴凤翔的话,他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为了取得吉川贞佐的信任,吴凤翔不得不再次编造了一本花名册,并花费重金在农村找来了三十多个青壮年伪装成王宝义的部队。
他们通过了日本宪兵的点验后,吴凤翔再次返回郑州从军统那里拿到了手枪和燃烧爆破伞等武器。这次返回开封时,他还带来了另外四名队员准备执行暗杀任务。
经过一系列的考验后,吉川贞佐终于放松了对吴凤翔的警惕并同意在他的特务总部接见他。吴凤翔将信物和花名册逐一呈现在吉川贞佐面前。吉川贞佐翻阅着花名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称赞道:“王宝义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如果他愿意投靠皇军的话,我们一定会重用他的。”
吴凤翔见状立刻趁热打铁地说道:“将军说得没错!王宝义以前是我的副司令,他是有名的神枪手百发百中。他现在就在城内愿意随时听候皇军调遣。将军能否在合适的时候召见他一次呢?”吉川贞佐听后非常高兴,他从保险柜里拿出两张通行证交给吴凤翔说:“你们明天来见我吧!”
次日,吴凤翔与王宝义带着通行证来到了山陕甘会馆。然而,当他们到达门口时却被卫兵拦住了。卫兵表示这是机关长的命令不允许他们进去。吴凤翔心中一紧,难道情况有变?
但他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不能轻易放弃。他向王宝义递了个眼神暗示他一个人进去千万别动手,然后急忙赶回住处通知队友做好应变准备。
直到下午王宝义才赶回来。原来吉川贞佐一直在询问他投靠皇军的目的以及对牛子龙的策反情况。王宝义按照事先约定的内容一一回答并没有暴露身份。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吴凤翔决定于次日傍晚行动。他们再次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吴凤翔和王宝义负责执行刺杀任务;张茂亭和姚栓紧负责在会馆门口策应并制造喧闹气氛掩护刺杀行动;刘盛武则负责雇佣五辆小汽车停在不同地点接应。
次日傍晚,吴凤翔和王宝义挂着特别通行证再次来到了会馆。这一次他们很顺利地进入了会馆内部。吴凤翔径直走向吉川贞佐下榻的西跨院而王宝义则直奔东厢房准备对付可能闯入的卫兵。吴凤翔走到西厢房门口时听到了屋内有讲话声。他意识到屋内并非只有吉川一人心中不禁有些犹豫。然而,此时屋内的卫兵正好推门出来。吴凤翔知道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他迅速掏出枪对着卫兵的脑袋开了一枪。卫兵应声倒地鲜血四溅。
屋内的人听到枪声后乱作一团。吴凤翔趁机冲入屋内又开了一枪将一名正在拔刀的日军军官击毙。吉川贞佐见状吓得魂飞魄散他慌不择路地躲入了桌子底下。吴凤翔紧追不舍连开两枪,然而这两枪却都哑火了。原来在紧张与混乱中他的手指不小心按到了空弹匣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宝义从东厢房冲了过来。他手持冲锋枪对着屋内的日军一顿猛扫,将那些惊慌失措的日军打得哭爹喊娘。吴凤翔也趁机换好了弹匣对着吉川贞佐藏身的桌子底下连开数枪。终于,吉川贞佐这个作恶多端的大魔头被打成了蜂窝,他的尸体在血泊中颤抖着,仿佛在诉说着他罪恶的一生。
随着吉川贞佐的倒下,那些日军也如同失去了主心骨一般纷纷溃逃。吴凤翔和王宝义等人则趁机冲出了会馆,在队友们的掩护下迅速撤离现场。
他们如同夜色中的幽灵一般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只留下了那座被鲜血染红的会馆和满地的尸体作为这场壮举的见证。
吉川贞佐眼见形势不妙,本能地向屋外翻滚逃避,而吴凤翔则毫不犹豫地举起那把手枪,尽管它已哑火,却如同铁锤般狠狠砸向吉川的头顶。
紧接着,吴凤翔迅速从腰间掏出一把二十响的驳壳枪,对着吉川贞佐的身影就是一连串的扫射,将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恶魔瞬间打成筛子。

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
山陕甘会馆,这座位于开封市极北之地的古老建筑,在当时还显得格外荒凉。吉川贞佐的房间更是深藏在内,从会馆大门到他的居所,需要穿过长长的走廊,步行百余步。而此刻,大街上鞭炮声此起彼伏,那是策应人员精心布置的掩护,使得会馆门口的守卫根本无法察觉屋内的枪声。
刺杀成功后,吴凤翔与王宝义两人镇定自若地从大门走出,如同没事人一样坐上了早已准备好的汽车。汽车一路疾驰,直奔开封西面的城墙。在那里,他们轻巧地翻过城墙,在军统人员的接应下,顺利撤往郑州。
山陕甘会馆见证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刺杀行动。
尾声
完成刺杀任务后,吴凤翔遵照组织的指示,在豫西地区积极组织抗日武装,与日伪军展开了多次殊死搏斗。他曾一度被开封日军宪兵司令部抓捕入狱,但在狱中,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成功策反了看守梁善荣,再次从敌人的魔爪中逃脱。
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后,国军节节败退。吴凤翔再次集结队伍,并迅速壮大。到1945年,他的部队已近万人,并与八路军先遣支队建立了联系。
抗战胜利前夕,吴凤翔率部向豫南进发,途中传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他的部队随后被高树勋收编。在邯郸战役中,吴凤翔跟随高树勋起义,投身到新的革命斗争中。
后来,他前往延安学习参观,受到了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1949年,他作为先进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天津水利局担任要职,继续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这次刺杀吉川贞佐的行动,是河南地下组织与军统河南站联手完成的杰作。在抗战期间,国共两党虽然军事合作频繁,但特工联手完成如此高难度的行动却极为罕见。这正如那句古话所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