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岁考上北京大学,22岁被公派到西班牙留学,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毕业后他竟然拒绝了外交部的工作,选择回家种地。
北大生要回家种地?父母知道儿子的决定后被气坏了,但哪怕父母要和自己断绝关系,他依然不改变主意。
这名北大才子就是杨舒春
这名北大才子就是杨舒春,那么他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现在又过得怎样?
杨舒春,1980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一个普通的家庭,由于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他的父母格外看中孩子的教育。
在父母的期盼下,杨舒春一天天长大了,他不但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非常好,成了人人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
1999年高考,杨舒春的成绩名列无锡市文科第二,他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攻读西班牙语专业。
北大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但在这里杨舒春依然没有被埋没,他凭借自身的出色被外交部选中,公费到西班牙留学。
他通过了外交部的入职考试
要知道这时他才上大三,前途便注定一片光明,只要毕业就能到外交部工作。
2003年,杨舒春在国外留学归来,他通过了外交部的入职考试。要知道这可是光耀门楣的事情,当消息传遍十里八乡后,杨舒春的父母觉得十分自豪,多年来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报道的前几天,杨舒春突然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杨舒春根本不想去外交部报道,不管家人劝说责骂,甚至老父亲不惜下跪相求,他依然不改变主意,随后便不声不响的消失了。
他是北京大学的一名高材生,却在毕业后放弃外交部的工作
最终,杨舒春错过了报道时间,父亲无奈下只好到北京给他收拾东西,并退还留学期间的所有费用。那么,他后来怎样了?
他是北京大学的一名高材生,却在毕业后放弃外交部的工作,选择回老家种地。那么,他现在过得如何?
为了躲掉外交部的工作,也为了躲避父母,杨舒春失踪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之所以不想去外交部上班,是因为一个人让他改变了曾经的观念。
当年杨舒春到西班牙留学,他在一家足球报社打工时,老板是一个中国人。这位老板从一穷二白开始闯荡,靠着自己不断拼搏不断努力,最后挣来了上亿身家。
留学期间,他一边念书一边在贸易公司打工
这位老板的传奇经历,深深触动了杨舒春,他觉得不能再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了,自己也要拼一把,于是他决定放弃外交部的工作。
面对父母失望的表情,杨舒春不愿在家里呆下去了,他离开中国,再次来到西班牙求学。
留学期间,他一边念书一边在贸易公司打工,五年过去后,杨舒春不仅拿到了硕士学位,还挣到了50万元。
在贸易公司工作时,杨舒春认识了很多人,有了钱又有了人脉,找准机会的他便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五年过去后,他的公司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上千万。
其实这家贸易公司的经营模式并不复杂,简单的来说,就是把中国的货物转手到西班牙赚取差价。
由于杨舒春不但精通西班牙语,做生意还十分厚道,他所成立的贸易公司很快步入正轨,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五年过去后,他的公司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上千万。
本以为前景一片大好,杨舒春会让自己的事业再上高峰。没想到就在这时,他竟然关掉了西班牙的公司,选择回老家种地。杨舒春的做法让所有人匪夷所思,他究竟要干什么?
他是一名北大毕业生,却放着外交部工作不要,又关掉西班牙几千万的公司,仅仅为了回国种地。那么,他现在过得如何?
杨舒春依然坚持回家种地
2011年,杨舒春从西班牙回来了,然而他这次带给父母的仍然是失望。
父母实在想不通,儿子为什么放着大老板不当,非要去瞎折腾。杨父还气愤的对他说,要是你的农场能挣钱,我宁可去自杀!
不光杨舒春的父母,连周围的邻居也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杨舒春是在国外欠了债,混不下去才回国的。
但不管别人怎样看,甚至父亲要和自己断绝关系,杨舒春依然坚持回家种地。那么,他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
原来,杨舒春看中了西班牙的有机蔬菜,他觉得这个项目非常有前景,便想决定试一试。
很快一篇北大生回家种菜的文章登上了头版头条
就这样,杨舒春带着在国外打拼下来的所有财富,回到家乡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他先是在无锡承包了80亩地,在农场建起来后,又到英国和法国农场参观学习,还聘请专业的技术专家指导。
杨舒春的农场办得很有规模,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当第一批有机蔬菜成熟后,由于成本原因,价格相对较高,根本没人买他们的蔬菜。
尽管农场一直在赔钱,很多人也劝他别做了,但杨舒春觉得是宣传不到位才没有人买。
为了让有机蔬菜打开局面,杨舒春找来记者做宣传,很快一篇北大生回家种菜的文章登上了头版头条,由于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杨舒春和他的农场火了,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随着农场被越来越多人知道,销路再也不用发愁了,只要有机蔬菜成熟,简直是供不应求。
直到这时,父母才终于理解了杨舒春,觉得儿子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对于杨舒春的成功,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