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会明院士领衔,AEM!2200次循环,92.3%!

华算科技 2025-02-12 11:39:19

高容量磷基负极在快充锂离子电池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但其电导率较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显着的体积变化,导致倍率性能较差且循环寿命较短。

在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会明,澳门大学Kwun Nam Hu,东安格利亚大学Kwan San Hui等人通过高能球磨工艺合成了一种a-ZnP2/Zn3(PO4)2/P/C混合材料。研究显示,混合非晶材料的多孔结构和各向同性改善了快速锂化/脱锂过程中 Li+ 的反应动力学和结构稳定性。

基于此,混合非晶 ZnP2 电极在 5 A g-1(3 C)条件下经过 2200 次循环后显示出稳定的循环性能,最大容量保持在 92.3% 的水平,达到 985 mAh g-1,并在 10/20 A g-1(6 C/12 C)条件下经过 2000/2700 次循环后显示出高充电/放电能力,达到 734/592 mAh g-1。

图1. 非晶ZnP2的电化学动力学分析

总之,该工作通过一步 HEBM 法合成了一种原位形成的非晶态磷酸锌 ZnP2 杂化物。研究显示,其随机原子排列和多孔结构有利于锂进入活性位点,并且由于其各向同性和无晶界而降低了应变进而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基于此,a-ZnP2/Zn3(PO4)2/P/C36杂化物的性能优于其晶体对应物,具有更高的容量和更好的倍率性能。因此,该工作为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图2. 电池性能

Multicomponent Anodes Based on Amorphous ZnP2 for Fast-Charging/Discharging Lithium-Ion Batterie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enm.202404900

0 阅读:1

华算科技

简介:科研资讯、学术干货、资料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