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管停更时日已久,不知何时才能再出一章,更不知是否又是为一种死法而写一章,不过,翻阅前文,发现了之前未曾关注到的小细节,从幻境天地大概能猜出旧天庭共主当初不出手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那窝蚂蚁皆同姓”中,总管明确表示,陈平安确实在精心营造一些列的幻境天地,粗略分为正册和副册,而其中景象,都是陈平安或是其分身游历所见之地,不过,对于一些地方,还是有缺失,比如槐黄县城,就少了泥瓶巷、旧学塾、杨家药铺三处地方。
正册天地,总计三十六,副册天地,总计有七十二处,含天罡地煞星辰之意,其中缺失之处,应该都是对陈平安极为重要之地。
陈平安一直在用金精铜钱喂养两把本命飞剑,意图打造光阴长河,幻境天地看似幻象,却未必不能化为现实,一旦与光阴长河结合,大概就是一处内天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不可言,而那个“一”,一直是《剑来》世界中的一个关键,曾经旧天庭共主拥有,道祖最为接近,却不得,如今,一分为二,陈平安持有大半,周密持有小半,终究未能合一,十六境,大概就是真正拥有那个“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万年之前,人族登山再登天,其中蹊跷之处颇多,神灵既然为了香火传武于人,那么,旧天庭共主行“天下”之事,为何要传道?持剑者令剑落人间,旧天庭共主为何视而不见?之后更是任由术法如雨落?登天一役,水火相争,持剑者倒戈,唯有披甲者苦苦支撑,神灵最高战力的旧天庭共主为何踪迹不显?
人族练武练剑,修行术法,得以登山,之后更是登天而去,取代神灵统治,一切都像是旧天庭共主有意为之。
假设,天地人间,是由一位创造者而创,十六境的旧天庭共主不过是创造者的一粒心神或是分身,或许能推敲出一二。
陈平安营造环境天地,正副二册,阴阳并济,就是创世的雏形,他现在的行为,正是在吸纳那个“一”,而去寻“道”。不过,目前那个“一”是不完整的,他也只是在尝试这条路,能走多远走多远,只有将周密的小半个“一”吸收,才是一条完整的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登临马府复仇后,一切皆是幻象,准确来说是在陈平安的小天地中,无论是马岩夫妇,还是马苦玄,所见陈平安都非其真身,真正的陈平安从头到尾都置身于马氏祠堂内,横剑在膝,小口小口喝着酒。
这其实就能解释旧天庭共主当初在人族登天一役中为何不出手。
整个天地都是由创世者所创,能创世,却未必能治世,正如老话,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世道发展如何,终究难以把控。旧天庭共主是创世者的一粒心神或是分身,镇守自己的天地,静看沧海桑田。
不过,神灵统治,一切行径皆有既定的轨迹,反而缺少了变数,显得僵硬,故此,当人族诞生后,恰恰就引起了旧天庭共主的兴趣。
神灵、人族、妖族都是在天地中诞生,对于旧天庭共主而言,并无差异,不过,神灵、妖族的缺陷明显,旧天庭共主也不介意看看人族会如何做,当人族成为天地的统治者,他们会如何治理天地,若是不善,无非是拨乱反正,一切尽在掌握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道祖接近那个“一”,他应该是最了解天地真相的那一个人,万年之期,大概就是想试试,三教教义,究竟哪一家更适合治世,三教皆不可,那么就以人性抗衡神性,让天地出现一位不同的天庭共主。
胡猜乱想,切勿当真。
太监编不下去,小心大监来抄书
黄梁一梦,一切揭是梦中人,总管做个梦,梦醒编不一去了,又去睡觉了。
世间如棋 执子之人只有陈平安与周密 剑气长城只是他两的一次交锋而已
陈貂寺 大喜赶紧收藏保存又有素才了[得瑟]
神灵看似高高在上,实则被天地大道束缚,而旧天庭共主想要打破这个束缚
总管:哦,原来如此,我马上去写[得瑟]
很多细节是看第二篇才能看出来(比如陈平安第二次去剑气城第一次和老大剑仙的对话 平安问:你是不是早就预见那个结局 老大剑仙答:再算时间)第一次看云里雾里 后面几百章就豁然开朗了
末尾是人道之主[呲牙笑],不是出来一个新的天庭共主,不管是平安还是原来那个一,都天庭共主的某个表现,或者说分身或者心神的衍化。
有深度
看个剑平[得瑟]北梁世袭罔替达成了?
曾经想过此处天地不过是造物主心血来潮创造出来或者心尖一念头随手一捏而来的世界。所谓的的天地真相不过是造物主的一思一想而已,打个盹醒来就弹指间灰飞烟灭罢了。
陈政华之所以断更就是再等你们出创意
谁进过幻境,本座十次了
后面越写越乱,作者早理不清楚。
已经太监了,还在吹
真的是断了吗[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