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卢沟桥打响了第一枪,就这样全面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我国在这场持续了14年的抗日战争中,给我国民众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伤害,日寇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烧杀抢掠,在1937年12月13日日寇进犯南京城,开始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1937年11月,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后,日寇直接兵分三路向着南京进犯,这个时候的南京城内,所有的民众都人心惶惶,当时的国民政府西迁,那个时候的南京城内还有些数以万计的民众滞留下来了,不是这是民众不想逃离,而是没有地方可去。

当时日寇在进攻南京城之前,他们就制定了非常严密的封锁计划,日寇的陆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着南京城合围,他们的海军直接封锁了整个长江水域,12月9日,日寇完成了对南京的合围,切断了所有陆路通道,长江上日寇的舰艇日夜巡逻,当时的长江上有任何想要渡江的船只都会被炮火打击。
在南京城内,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是组织了民众的疏散,但是在面对数十万人口的情况之下,显然这些做得还是不够的,当时还有一个问题是,许多南京城的民众对日军的残暴程度没有足够的认识程度,都还天真的认为只要不抵抗就能保住性命,就是这样的想法最后酿成了惨剧。

12月13日这一天,南京城彻底的落入了日寇的手中,日寇在进入城中以后就立刻开始了有组织的大屠杀,日寇采用搜索抗日部队为理由,在城里大肆的烧杀抢掠,民众家的大门一间一间的被日寇砸开,在见到手上有茧或者肩上有痕的男子,直接会被当场枪杀。
数以万计的民众被日寇赶出了家门,在日寇的逼迫下来了长江边上,随后日寇直接架设起了机枪,直接对着民众展开了无情的屠杀,一时间长江水被染成了红色,日寇在下关码头用刺刀逼迫着几千名民众跳入江里,不会游泳的直接溺水而亡,而那些会游泳的民众被日寇用枪射杀。

在城内日寇烧杀抢掠,无论是妇女老幼,她们都难以逃出日寇的魔爪,在城内的安全区以外,随处都可以见被日寇杀害的尸体,有的被开膛破肚,有的被斩首示众,惨状令人发指。
在当时的这场屠杀中,南京城内的安全区成为了民众们最后的避难场所,是由德国商人约翰·拉贝领导的国际委员会,在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地方设立了二十五个难民的收容所,当时收容了大概有25万左右的难民。
那时候的安全区其实也并非是绝对安全的,但是日寇还是经常会以搜查士兵为理由闯进安全区去随意的抓捕和杀害民众,最后拉贝等人不得不日夜的守护着,用这样的方式来和日寇进行周旋,他们拍摄下了日寇的暴行,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证据。

当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魏特琳女士,她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保护了上万名妇女儿童免遭日寇迫害,她常常站在学院的门口,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挡日军闯入,她的勇气和担当,成为了屠杀中黑暗的一盏明灯。
整个南京城经历了最黑暗的六周时间,根据战后统计表明,在南京被日寇杀害的民众超过了30万人,这场惨剧不仅暴露了日军的残暴本性,也折射出战乱时期平民的脆弱处境。

南京的民众在日寇有计划和封锁的情况下,他们不是不想逃走,而是无处可逃,他们不是不想躲,而是无处可躲,日寇的暴行,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