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白宫消息人士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于周四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启动关闭美国教育部的程序,兑现其"将教育管理权归还各州"的竞选承诺。作为美国保守派长期批评的对象,这一联邦机构的存废争议再度成为焦点。

该匿名官员在官方声明前透露,尽管特朗普多次指责教育部"挥霍税款且被左翼意识形态侵蚀",但法律专家指出,由于该部门由美国国会于1979年立法设立,其最终裁撤仍需通过立法程序。白宫发布的政策文件显示,该命令将要求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推进教育部关闭,同时确保联邦教育服务的连续性"。

美国现任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
现实困境与争议
目前特朗普政府已实质性压缩教育部规模:员工数量削减过半,美国民权办公室和教育科学研究所预算遭大幅削减。但这一举措引发美国教育界强烈反弹,全美教育协会警告,取消联邦监管将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让弱势群体学生失去最后的保障网"。

在美国华盛顿教育部总部前,抗议者们聚集示威。

数据显示,美国教育部每年管理1.6万亿美元学生贷款,并向地方提供14%的公立教育预算(约400亿美元),重点支持低收入学校、无家可归学生等特殊群体。美国高校更依赖联邦科研经费和助学金体系。尽管联邦资金占比有限,但具有"精准滴灌"的杠杆作用。
政治博弈与历史纠葛
美国共和党关闭教育部的主张由来已久,认为联邦干预削弱了地方教育自主权。近年来,保守派家长组织推动的"课程控制权"运动更使这一议题升温。特朗普在竞选纲领中直指教育部为"激进左翼的堡垒",指控其通过行政指令推行意识形态。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政府同时利用教育部的执法权推进政策议程:通过民权办公室调查"不符合性别政策"的学校,以削减拨款威胁高校限制亲巴勒斯坦活动,强化对多元化项目的审查。这种"选择性使用联邦权力"的做法引发法律界质疑。
前路漫漫
即使特兰普行政命令签署,美国教育部的实际运作仍将持续至国会立法通过。美国历史上,类似尝试曾多次受挫:2023年众议院曾以60名共和党议员倒戈的结果否决关闭提案;特朗普首任教育部长德沃斯的"整笔拨款"改革也因党内分歧流产。当前共和党仅以微弱优势控制众议院,法案通过前景不明。
美国教育政策专家普遍认为,美国联邦教育体系的核心矛盾在于:既需保障基本公平底线,又要尊重地方多样性。如何在"去集权化"与"社会正义"之间找到平衡点,或将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长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