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华国锋和夫人韩芝俊,住在北京西皇城根南街9号院。
不过虽然已经退了下来,也有了很多的闲暇时光,但他们夫妻二人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退生活。
平素里华老更是鲜有出门。闲暇时光,他就种一些南瓜、山药等蔬菜,另外他还种了多达几十种的葡萄,而后则就是散散步和练习书法。
但是,每年有两天他是雷打不动都要出门的,那就是12月26日和9月9日,而这是毛主席的诞辰和忌日。每年的这两天,他都会很早的带着家人前往毛主席纪念堂吊唁,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2007年12月26日,他又一次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此时的他已经是86岁的高龄,身体也多有不适,不免步履蹒跚。
而瞻仰着毛主席的遗容,想来是心中戚戚然外加料定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不免心中悲怆。临走前,他竭力的高喊了14个字,让众人无不伤心落泪。
1921年2月16日,华国锋出生于山西交城的一户普通工人家庭。父亲苏庆惠对于儿子的降生十分开心,给他取名苏铸,期许之意不言而明。
而后,他也果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许。17岁时,他毅然决燃的前往卦山加入了抗日游击队,并正式入党。
抗战期间,他积极开展敌后工作,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并参加了一系列的抗日战斗,为抗击日军侵华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而他改“华国锋”之名,便是取“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之意。
1947年,他担任了山西阳曲县担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后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他作为南下干部随军,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湘阴、湘潭任职。
众所周知,湘潭乃是毛主席的老家。
1955年,毛主席时隔多年回家乡视察工作,而作为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也成为了毛主席接见的四位湖南领导干部之一。要知道其他三位都是湖南省的省委领导,这也足见毛主席对华国锋的重视。
而在听取了华国锋这位“父母官”对湘潭的思路清晰的介绍后,毛主席更是在心里平添了几分赞许。有一说一,在湘潭华国锋也切实的深入群众之中,深得群众满意。这一年的国庆节,华国锋也受邀登上了天安门,还列席了中央全会。
两年后,华国锋调任湖南省委,又多次获得毛主席的表扬。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主席更是特别表扬了他是一个老实人。
接下来的动荡岁月中,华国锋一度遭到针对。而毛主席得知后立刻要求保护他,他也被调往北京,后又出任广州军区政委一职。
之后没多久,在毛主席的关注下他调回北京,先后担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等职务。
1976年1月,周总理去世后,华国锋也被委任为国务院总理。而对于华国锋,毛主席则是留下了写有“你办事,我放心”的评语,显然他已经成为了毛主席的“接班人”。
毛主席去世后,彼时已经横行十年之间的“四人帮”荼毒无穷,而后他与叶帅等人以雷厉风行之手段果断粉碎,并迅速解决上海问题,对于国家的平稳起到了重要作用。
深居简出,不忘主席1981年,他退出了前台,居所也搬到了9号院。之后的27年,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
他和夫人每天就是与一般老人无二,闲暇时练习书法、散步、种菜、种葡萄。当然,他也极其关注时势观看新闻,但却从不讨论政治。对于前来探望的部下也是如此要求,颇有归园田居的意思。
但对于主席,他却是不能忘却的。主席对他有知遇之恩,也是他批准建立的毛主席纪念堂,他还亲自为纪念堂题字。
这些也远远不能表达他对主席的敬仰之情,于是每年的毛主席诞辰、忌日他总会雷打不动的带着家人一大早就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而且瞻仰时他也总要亲自喊行礼令:“一鞠躬,二鞠躬,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致敬!”
不过及至年迈,他的身体自然已经是大不如前,因此常常与医院为伴,与药物为伴。2007年12月26日,他又一如往常的要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吊唁。不过这一次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几近油尽灯枯。
但他还是坚持前往,家人们知道他也只得不做阻拦。而在到达毛主席纪念馆后,他望着毛主席的遗容不由得心中戚戚然。他又颤颤巍巍的移开扶着被人搀扶的手,竭力站直,喊着行礼令:“一鞠躬,二鞠躬,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致敬!”
而这一次,他在临行前竭力的还多喊出了“要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这14个字,不仅是他对毛泽东的承诺,更是他用一生守护的信仰。而后他一步一回头,佝偻着身躯步履蹒跚的离开了毛主席纪念堂。
2008年8月20日,华老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而他的临终遗言是:“把我的骨灰带回卦山,哪里有我和战友曾经战斗过的痕迹,而且很宁静。”
卦山,是他开始加入革命的地方。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