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巨响震碎的不止玻璃,还有安全生产防线
2025年3月20日11时09分,河南项城市周口红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突发爆炸,冲击波将1公里外的居民楼玻璃震成碎片,有市民被玻璃渣划伤后哭诉“像被炸弹袭击”。官方通报显示,事故致3人失联、4人受伤,但附近东方医院却透露接收30余名伤者,其中20人因骨折等伤势转入骨科。这场爆炸不仅撕裂厂房,更暴露出企业安全管理层层失守的残酷现实。

二、涉事企业“带病运行”早有预兆
天眼查数据显示,涉事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主营农药中间体等化工产品,却多次因劳动纠纷成为被执行人,最高涉案金额达数百万。更讽刺的是,其官网赫然标注“安全是最大效益”,而爆炸后周边居民反映闻到刺鼻农药味,疑似危化品泄漏。这种“口号安全”与“现实裸奔”的割裂,恰是无数中小化企的缩影。
三、问责风暴中的三重拷问
1. 超范围生产之疑:该公司注册产品含易燃易爆的有机硅系列,但爆炸是否涉及未申报危险工艺?
2. 监管盲区之困:作为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企业,为何多次违规未被重点监控?
3. 信息迷雾之争:医院收治30余人,官方通报仅4人受伤,数据差异如何解释?
项城市虽表态“全市排查隐患”,但隔壁服装厂被波及、居民财产损失未获即时赔偿等细节,让公众对整改诚意存疑。
四、化工围城的生存悖论
该产业园距市中心仅数公里,爆炸冲击波却让“安全距离”沦为笑话。居民王女士家的监控视频显示,爆炸瞬间气浪掀翻庭院桌椅,这种“产城混杂”的规划模式,正在用鲜血缴纳学费。
当企业把安全演练做成“表演式过场”,当监管满足于“事后灭火式整改”,每一声爆炸都是对漠视生命的控诉。安全生产不能只写在墙上,更要刻进骨子里——毕竟,下一次巨响,可能就震碎在你我窗外。
(本文综合项城市政府通报、天眼查数据及现场目击者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