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温室管理技术:土壤消毒处理,鲜甜豆荚更健康**
一、提出问题
在农业种植的世界里,豌豆是一种备受喜爱的作物。它那鲜嫩的豆荚,无论是清炒还是做汤,都能给人们带来独特的美味。对于许多中老年的种植者来说,在温室里种植豌豆却并非一帆风顺。
就拿土壤来说吧,我们常常会发现,种出来的豌豆荚不是瘦小干瘪,就是口感不佳,甚至还会遭受病虫害的侵袭。比如说,老张在自家温室种了多年的豌豆,以前他按照老经验来种,结果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他发现土壤好像越来越“没劲儿”了,原本肥沃的土壤变得板结,颜色也变得灰暗。他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像老张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种植者在温室种植豌豆时,都面临着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传统种植区域,由于没有重视土壤问题,豌豆的平均亩产量较科学管理的温室种植低了近30%。而且,因为病虫害的影响,品质达标的豌豆荚比例也大幅下降,有的甚至不到50%。这就使得种植者的收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呢?土壤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关键因素。
二、分析问题
(一)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
1. 长期单一施肥
很多种植者在施肥时只注重氮肥的施加,认为氮肥能让豌豆长得快。就像老李,他每年都大量施氮肥,结果土壤中的其他养分被忽略了。长期这样下去,土壤中的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严重缺乏。据土壤检测数据显示,在只施氮肥多年的土壤中,磷的含量较均衡施肥的土壤低了近50%,钾的含量也减少了约40%。这种养分失衡会导致豌豆生长不良,根系发育不完全,从而影响豆荚的品质和产量。
2. 土壤有机质减少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会不断下降。有机质就像是土壤的“血液”,它能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一旦缺乏,土壤就会变得板结。有研究表明,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3%时,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就会明显变差。在一些老旧温室里,土壤有机质含量甚至低于2%,这样的土壤环境下,豌豆根系难以伸展,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大打折扣。
(二)病虫害严重的因素
1. 土壤病菌积累
多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豌豆,病菌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豌豆根腐病的病菌,一旦在土壤中扎根,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量繁殖。据调查,在连续种植豌豆5年以上的土壤中,根腐病病菌的数量比新开辟土壤中的多出数十倍。这些病菌会侵害豌豆的根系,使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植株生长衰弱,豆荚发育不良。
2. 害虫滋生
温室相对封闭的环境为害虫提供了适宜的滋生场所。像蚜虫这种害虫,喜欢聚集在豌豆嫩梢和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如果不加以控制,蚜虫的繁殖速度惊人。有数据显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一对蚜虫在一个月内可以繁殖出上万只后代。大量的蚜虫不僅会吸食豌豆的营养,还会传播病毒病,进一步危害豌豆的生长。
三、解决问题 - 土壤消毒处理
(一)土壤消毒的方法
1. 物理消毒法
(1)高温闷棚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在夏季休棚期,将温室密封起来,利用太阳能产生的高温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一般来说,闷棚时间要持续15 - 20天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土壤温度可以达到60 - 70℃,这样的高温足以杀死大部分的病原菌和害虫卵。老王在采用了高温闷棚后,第二年种植豌豆时,根腐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较之前未进行闷棚处理的降低了约60%。
(2)蒸汽消毒
蒸汽消毒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消毒方法。通过专门的蒸汽发生设备,将蒸汽输送到土壤中。这种方法可以使土壤温度均匀升高,消毒效果非常好。它的成本相对较高。在一些大规模的温室种植基地,蒸汽消毒被广泛应用。据实验数据,在经过蒸汽消毒后的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了90%以上。
2. 化学消毒法
(1)药剂熏蒸
常用的药剂有溴甲烷、威百亩等。在使用时,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操作。比如威百亩,在使用时要注意土壤湿度保持在60% - 70%,密封熏蒸时间一般为5 - 7天。这种方法消毒效果快,但要注意药剂的残留问题。在使用后,要进行充分的通风散气,确保土壤中的药剂残留量符合安全标准。
(2)土壤消毒剂
市场上有许多专门用于土壤消毒的药剂,如福尔马林等。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稀释和施用。化学消毒法虽然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土壤改良措施
1. 补充有机质
在土壤消毒后,要及时补充有机质。可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或者生物有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例,每亩施用量在3 - 5吨为宜。有机质的补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还能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分,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研究表明,在施用了有机质的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数倍。
2. 测土配方施肥
通过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然后根据豌豆的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一块土壤检测结果显示磷元素缺乏的温室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后,豌豆的生长状况明显改善,豆荚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高。
(三)综合管理措施
1.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是预防病虫害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可以将豌豆与玉米、白菜等作物进行轮作。轮作周期一般为2 - 3年。这样可以让土壤得到休养生息,减少病虫害的积累。
2. 生物防治
在温室里,可以利用一些有益生物来防治病虫害。比如,释放捕食螨来控制红蜘蛛的数量。捕食螨可以大量捕食红蜘蛛的若螨和成螨,从而有效地控制红蜘蛛的危害。据统计,在释放捕食螨后,红蜘蛛的虫口密度可以降低80%以上。
四、总结
在中老年种植者进行豌豆温室种植的过程中,土壤消毒处理是提高鲜甜豆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我们不能忽视土壤的健康状况,要从土壤肥力下降和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壤消毒处理方法,如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土壤改良以及综合管理措施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温室豌豆茁壮成长,收获更多鲜甜健康的豆荚。
就像老张,在经历了多年的失败后,他开始重视土壤问题。他先进行了高温闷棚消毒,然后施用了大量的腐熟农家肥,并且按照测土配方施肥。他还采用了轮作和生物防治的方法。这一年,他的温室里长出了又大又甜的豌豆荚,产量比以前提高了近50%。老张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技术,我们就能在温室里种出优质的豌豆。
在未来的种植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土壤管理技术。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保障豌豆的生长。希望每一位中老年种植者都能通过科学的管理,在自己的温室里收获满满的幸福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