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成功实现首飞后,美国空军却继续哭穷,陆基导弹研发举步维艰

青雪看国际 2023-11-17 16:36:02

前不久,美军新一代战略隐身轰炸机B-21实现了首飞,该机的尺寸要比B-2小,航程和载弹量并不比B-2强,但是B-21的信息化、智能化和隐身能力获得大幅提升,突防和作战能力远超美军现役作战飞机。此外,更重要的是B-21的造价远低于B-2,可以大规模量产。美国空军计划未来装备100架B-21,如果该计划成行,美军空基核打击能力将迈上一个大台阶。

不过,在美军空基核力量发展的同时,美军陆基核力量遇到了问题。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空军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LGM-35A“哨兵”由于各种因素成本上升,正在“举步维艰”,成本上涨的原因其中包括地产征用、土木工程、通讯和指挥控制基础设施、导弹部队人员培训和导弹生产本身。

美国空基和海基核力量强大,装备的核载具型号有多款,但是美国陆基核力量仅配备了一款核载具,那就是“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同其他核大国的陆基导弹相比,“民兵3”可以说是一个“侏儒”,战斗部携带的核弹头数量不及其他核大国的洲际导弹,此外该导弹的故障率较高。前不久,美军试射的一枚“民兵3”在飞行途中发生故障,美军不得不将其引爆。这并非是个例,自“民兵3”服役以来,经历了多次试射失败。

由于故障率较高以及导弹老旧原因,美国空军计划推出下一代LGM-35A“哨兵”洲际导弹。同“民兵3”相比,该型导弹将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开放式架构,为武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改进提供灵活性。此外,该导弹的综合打击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战斗部可携带6-12枚的W87热核分导弹头,每枚弹头拥有30万吨TNT当量的爆炸威力,射程可以达到1.3万公里。

2020年,美国著名的军火商诺斯罗普获得价值133亿美元的合同,用来开发LGM-35A“哨兵”洲际导弹。2022年7月,用于“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的新型MK-21A再入飞行器的第一次飞行测试以失败告终。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导弹在开发时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导致成本进一步攀升。

在B-21已经实现首飞的情况下,LGM-35A“哨兵”洲际导弹的研发却出现问题,这将严重影响美军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空军迫切地需要国会拨出更多资金来解决问题。所以,美国空军主动暴露问题,其目的就是通过哭穷来获得更多的研发资金,从而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问题。

(文/嘤仔)

0 阅读:0

青雪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