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不会想到,四十过半的年纪,居然为了追剧,能熬到天光放亮。
可以确定这不是失眠。现代人还给这种熬夜赋予了个新词,叫不舍昼夜。大抵熬的不是夜,是自己独处的娴静。
即使挺喜欢自悟的人,很多时候也弄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几乎完全出于被动,有时候甚至是被裹挟着走。
不怕人聪明,也不怕人傻,就怕聪明人犯傻,或者是傻人装聪明。非常不幸的是,像我一样,我们很多人并不属于前两者。
都说读书能明心见性,却没人告诉我们明心见性之后该怎么做。即使照做了,也因人而异,出现不同的结果。而有些结果,往往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也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道理懂得再多,思想再正确,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结果。虽然不是结果好就一定好,但是不好的结果往往会让我们很不舒服。
即使能一次又一次安抚自己的伤,却仍旧难免会有些失落。这种失落,并不会因个人内心的强大而不存在。只不过是,内心强大的人,自愈的速度要快一些。
当我们实力不济的时候,其实还是要学会释怀。拿不起的,就要学会放下。挣扎不了的,那就学会认命。几经翻滚,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悟空也是没有翻出如来佛祖的掌心。
五百年,并不足以让悟空明心见性,遇见妖怪也是该打的就打,该杀的就杀。打不过的就搬救兵,杀不了的就任由其被神仙带回去。悟空尚且如此,我们又能奈若何?

不管是熬多久的夜,也不过是在自己的灵台方寸山三星斜月洞周边徘徊。不会七十二变,就过不了八十一难,更取不回真经。

更何况,我们连自己要的真经在哪里都搞不清楚。又何苦折腾自己,把苦难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事实证明,该跪的时候还是要跪,该拜的时候还是要拜,不是谁都有碰见白骨精这样的幸运。那世间的妖怪、恶魔,又何尝不曾是天界的神仙?
所以伟大的人告诉我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那十六字方针,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是我们不曾把这当做我们的法宝罢了。
于是,该学习的年纪没有好好学习,该恣意的时候没有好好恣意,该拼搏的时候没有好好拼搏,该低头的时候没有好好低头。走过岁月不难发现,错不在性格,错就错在没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自己。
熬夜的我们,大概心里都有一丝不舍,不舍睡下,怕浪费这段独处的时光。于是,那就半梦半醒地熬着,在不舍中虚度,虽为不舍,也是徒劳。
相反,我们中的一些人,总像是先知先觉一样,早早就学会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早早就懂得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不见得能瞧得上,却不能否认这样才是多数人所向披靡的致胜之道。
觉醒是很重要,但是光觉醒是不够的。知道是很总要,但是光知道也是不够的。该怎么做,我们都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认识。起码对于自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