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希望考公考编放开年龄限制,网友锐评:直说想考公,不就完了

趣笔谈 2025-03-05 21:28:18

两会开幕,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让我们看到很多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期望和未来。唐尚珺在3月5日发了一个视频,标题为“我的两会心声”。

原以为唐尚珺只是曾一下两会热度,没想到他还是有自己的诉求的,当然他没有直接说出这个诉求。而是说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感觉到了时代的变迁,2001年,国家彻底放开了高考的年龄限制,让很多有志之士有了实现自己梦想和抱负的舞台。

他如果是代表的话就会提一个建议:建议放开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

建议是不错,可是网友们很扎心,有网友锐评:你直接说,想考公不就完了!

这话也没毛病,毕竟唐尚珺去年高考是35岁,到现在2025年已经应该36岁了。基本上已经没办法报考公务员,即便是在2025年有了新的规定,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公务员的年龄可以放宽到40周岁以下。此外,部分艰苦边远地区的岗位年龄限制可以放宽至38周岁!

所以说就算唐尚珺未来考硕考博毕业,年龄也已经没办法考公考编了。如果没有改变,也只能是唐尚珺的幻想了。

其实可以肯定暂时不会放开的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甚至很多网友认为,不往下缩就好了,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对于每年放出去的岗位名额供过于求。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果在唐尚珺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的时候没有复读,他的年龄是根本不会有任何限制的。而如果唐尚珺在考上上交护理的时候,考公考编也能卡在最后的点上,有上岸的可能。而现在只能说一句岁月不饶人。

在吃了高考复读10多年的红利之后,复读年份过久的弊端也真实出现在了唐尚珺面前。

其实大家都清楚,虽然唐尚珺现在还是很励志的,但是他未来的道路基本上也只能做网红了。考公考编都因为年龄为基本上对他关上了大门。就算是当老师,恐怕也不会有学校愿意招一个40岁的新老师吧。

像很多初中高中40岁的老师已经要么是学科的教学带头人,要么早就躺平了,然后来个40岁的新老师——唐尚珺,校长除非真没想开,才会要他!

但是也有网友的话,让唐尚珺心中有些希望,这个网友说:考公考编也会放宽年龄限制的,目前对于研究生的人才优选很多城市都放宽到40岁了!加油吧“少年”!

您觉得有可能么?

0 阅读:2152
评论列表
  • 唯唯 37
    2025-03-06 07:47

    谁让你一直复读呢,早些年去上了大学,有能力的话都已经是公务员了

  • 凡歌 32
    2025-03-06 08:35

    老唐是不是认为幼儿园滑梯也应该给他开放?

  • 2025-03-06 13:50

    怎么,要考公到65岁,直接退休?

  • 2025-03-06 17:04

    他应该办辅导班的,他这套对靠自己能考500+的人没用,但教300-400这个层次的学生正好。那种没什么天赋但还有点心气的学生正好适合他。

  • 2025-03-06 18:25

    封杀他吧不要让他高考了。

  • 2025-03-06 16:31

    这东西就是一个奇葩

  • hmx 5
    2025-03-06 18:46

    唐毕业后私立高中学校当老师[得瑟],立贴为证

  • 2025-03-07 09:53

    没搞懂为啥网友破防,难道这种不是为大多数人谋多一条出路吗?

  • 2025-03-07 11:54

    35岁进去都太迟了,没有晋升空间了,放开没有意义

  • 2025-03-07 14:43

    这人多大毕业?

  • 7料 3
    2025-03-06 18:05

    放开了应该也没你份啊,不过,也不好说,毕竟连续这么多年都能拿到高考资格,要说没点门路也不可能

    小黄鱼 回复:
    啊,高考还要资格的吗?你们那不是正常上高中毕业就能参加高考的吗?国家政策也没限制复读生不能参加高考啊,这参加高考还需要门路???
    tiger 回复:
    高考资格谁都行吧,国家从没限制是不是高中应届生,社会青年参加高考的的多了
  • 2025-03-07 18:23

    直接一步到位,25吧,咱这么多公务员干卵

  • 2025-03-06 17:21

    你们骂他?他虽然是自私,可也在给你们某福利呀。有多少人35岁之前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人生,等四十而不惑了又没机会了。

    为什么没人回复我 回复:
    靠,考了多少年?
    流星 回复: 为什么没人回复我
    29岁开始考,四次省考一次事业编进面都失败了,最后一次报国考一次上岸了
  • 2025-03-07 09:01

    现在部分岗位已经到40岁,这人多大。

  • 2025-03-07 15:58

    很多单位对35岁以上的就不录用,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