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白粉虱新防治法:3-4次就搞定

青柠气泡 2025-03-02 08:18:26

大家都知道在夏秋季节种植番茄、辣椒、黄瓜这些作物,总会遇到一些烦人的病虫害。

尤其是白粉虱和烟粉虱,一旦侵袭,农民朋友们就头疼不已。

有人说防治这些害虫太麻烦,每天喷药忙不过来,也有人说新方法只需3-4次就搞定,真是这么神奇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危害特点

要知道白粉虱和烟粉虱究竟有多讨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本事”。

这两种粉虱都喜欢成群结队地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叶片的汁液,搞得叶片黄黄的,植物变得瘦弱,果实也长不大。

如果这还不算糟糕,它们排泄的“粪便”还会附着在叶片和果实上,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让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更可怕的是,它们在刺吸植物叶片时,还会传播多种病毒,比如黄瓜花叶病毒病、西葫芦银叶病等,搞不好就是绝收。

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发生规律

更糟糕的是,这两种害虫的繁殖能力也很强。

一年能繁殖10多代,每月发生一代,它们的繁殖速度和温度密切相关。

冬季,成虫会迁飞到温室大棚内越冬,虽然棚内温度低,繁殖速度慢,但到了春季,成虫又会飞到棚外,继续危害露地栽培的作物。

夏秋季节温度逐渐升高,繁殖速度就变得非常快,尤其是7~8月份,一代只需22天左右,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种群基数大得惊人。

一只雌虫一次能产卵100粒左右,一代后的种群数量就能增长100多倍,几代繁殖下来,那成虫数量实在是可怕。

所以,说它们成灾也不夸张。

高效防治策略:土壤处理和灌根处理

听到这里很多人会想,这么难搞的害虫,怎么治?

喷药管用吗?

其实仅仅靠喷药很难有好的效果。

多年实践表明,一种新型的防治方法,采用土壤处理+灌根处理,不仅效果好,还能省时省力。

先说土壤处理。

比如你种黄瓜、番茄这些作物时,可以在播种前把2%噻虫嗪颗粒剂或者2%呋虫胺颗粒剂跟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后施在土壤里。

这样,种子发芽后,药剂会慢慢溶解,分布在幼苗根系周围,通过内吸作用,药剂会传输到植株地上部分,等白粉虱、烟粉虱来了,它们就没好日子过了。

这种方法一般持效期在80天左右,最长能达到120天。

再说灌根处理。

作物开花结果的时候,可以用噻虫胺悬浮剂配水结合追肥浇水或者滴灌,这药剂跟水肥一起施入根系,根系吸收后,药剂传输到植株地上部分,就能杀死白粉虱和烟粉虱,持效期也有50天左右,而且一季最多只需施2次。

适用于多种作物的防治方法

这一套方法不仅限于番茄、黄瓜等常见作物,像西瓜、甜瓜这些瓜类,还有茄子、辣椒等茄果类作物,甚至棉花、花卉、中草药等,都能用这种方法节省劳动力,还能有效防治害虫。

所以说,面对白粉虱和烟粉虱这两个“大敌”,完全不用慌乱,新型的防治方法能把它们搞定在3-4次防治中。

我们不妨少些焦虑,多些智慧,采取科学的防治策略。

在新时代的农作物种植中,或许我们并不需要每天忙碌于杀虫,而是巧妙利用好每一次防治机会,让忙碌变得省心,农作物健康成长。

当我们站在田间地头,看着丰收的果实时,会心一笑,或许这就是智慧农业的魅力。

希望每一个种植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防治方法,不再为害虫烦恼,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