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发现:冬天经常洗澡的人,若不想早早进医院,6点要注意

旭说科普 2025-02-14 03:39:0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冬天洗澡,洗得好是享受,洗不好是“找罪受”!一到冬天,洗澡这事儿就成了个技术活儿。夏天冲个凉,那是行云流水,痛快得很。可到了冬天,洗澡就像闯关,稍有不慎,就能给自己整进医院。

前段时间,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冬天洗澡频繁,可能会让你更容易生病,尤其是以下6点,稍不注意,就可能让你在医院报到!

一、洗澡太勤,皮肤“罢工”了!

冬天皮肤本来就干燥,老天爷的湿度像是被偷走了一样,皮肤上的保护膜——皮脂,可是你身体的“护城河”。

它不仅能锁住水分,还能防止细菌、病毒、真菌趁虚而入。可你一洗澡,尤其是用热水、香皂、沐浴露搓个痛快,那点油脂就被冲得干干净净。

结果呢?皮肤屏障受损,水分蒸发得更快,干燥、瘙痒、起皮、甚至湿疹、皮炎就找上门了。有些人越痒越洗,越洗越痒,最后抓得皮开肉绽,甚至感染,这不就是自己“作”的吗?

解决办法:

冬天洗澡的频率应该适当减少,建议每周2-3次,尤其是年纪大的朋友,天天洗热水澡,皮肤受不了。

如果非要洗,水温别超过40℃,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别洗太久。洗完之后,立刻擦干身体,涂上保湿霜,给皮肤补补“修复材料”。

二、洗澡时血压骤变,脑子“短路”了!

有些人冬天喜欢洗个热水澡,水温恨不得能煮鸡蛋。殊不知,太热的水会让血管迅速扩张,血压骤降,头一晕,眼一花,直接“扑街”在浴室里。

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最危险的是洗澡时突然蹲下或站起,这个动作可能让大脑瞬间缺血,直接晕倒。每年冬天,医院里总能见到因为洗澡晕倒摔伤的病人,轻则磕头破血流,重则骨折、脑出血,甚至猝死。

解决办法:

洗澡前,先暖暖身子,别直接冲热水。水温控制在37-40℃,别太烫。洗澡时动作别太猛,慢慢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洗澡时最好让家人知道,避免意外发生。

三、洗澡后猛出门,寒气“钻骨头”!

洗完澡,毛孔张开,身体像个没盖严的热水瓶,一旦遇冷,寒气就嗖嗖往里钻。很多人洗完澡直接开门冲出去,结果冷风一吹,鼻炎犯了,关节疼了,甚至感冒发烧躺床上。

特别是老年人,洗澡后血管扩张,突然受寒,血管一收缩,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心梗。有些人洗澡后头发不吹干,湿漉漉地睡觉,第二天脖子僵硬、头疼欲裂,这就是寒气作祟。

解决办法:

洗澡后,先待在温暖的室内,等身体缓过来再出去。头发一定要吹干,避免湿气滞留在体内。冬天洗澡最好选择晚上,洗完直接钻进温暖的被窝,睡个好觉。

四、洗澡顺序不对,心脏“受不了”!

很多人洗澡喜欢从头开始,直接冲热水,觉得这样能“快速暖身子”。但这样做,心脏可能受不了!

突然用热水冲头,血管骤然扩张,大量血液涌向头部,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诱发头晕、恶心,甚至晕厥。尤其是本身有低血压、贫血的人,洗澡顺序错了,可能直接倒在浴室里。

解决办法:

正确的洗澡顺序应该是:先洗脚,再洗腿,慢慢往上,最后洗头。这样能让身体逐步适应温度变化,减少对心脏的冲击。

五、洗澡时间太长,氧气“告急”!

有些人洗澡讲究“仪式感”,泡沫满天飞,一泡就是半小时。但浴室是个“缺氧”环境,水蒸气弥漫,氧气浓度下降,时间长了,容易头晕、胸闷,甚至晕倒。

尤其是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的,通风不良,很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冬季,总能听到因洗澡时间过长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悲剧,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解决办法:

洗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别泡太久。浴室要保持通风,燃气热水器要安装在浴室外面,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六、洗澡前后不补水,身体“干枯”了!

冬天出汗少,很多人本身喝水就少,洗澡又是个高温消耗水分的过程,流失的水分没补上,结果皮肤干燥,血液粘稠,甚至增加血栓风险。

特别是老年人,血液粘稠度本来就高,洗澡前后不补水,可能会诱发脑梗、心梗。不少人在冬天洗澡后觉得头晕、乏力,很可能是因为脱水引起的。

解决办法:

洗澡前30分钟,喝一杯温水,洗澡后再补充一杯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别等觉得渴了才喝,那时候,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

总结一下,冬天洗澡,别犯这6个错误:

1. 洗澡太勤,皮肤受损,瘙痒难耐。

2. 水温过高,血压骤降,容易晕倒。

3. 洗完澡猛出门,寒气入体,容易感冒。

4. 洗澡顺序不对,心脏负担加重。

5. 洗澡时间太长,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6. 洗澡前后不补水,血液粘稠,增加健康风险。

冬天洗澡,关键是要讲究方法,洗得舒服,也要洗得安全! 别让洗澡这件小事,变成健康的隐形杀手!

参考文献: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冬季洗澡的健康风险》.

2. 中国疾控中心. 《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3. 《中国皮肤科学杂志》. 《冬季皮肤屏障功能保护》.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