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西游记》里有哪吒,《封神》里却没有孙悟空?

大力道历史 2025-03-11 08:36:40

《哪吒之魔童闹海》大火,有听友问我,不知道从哪找的刁钻问题。

说你老讲啥《西游记》,《封神演义》,那请问 《西游记》你看有哪吒吧?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太子,本灵珠子转世,由太乙真人以莲花化身塑造。

为天庭的得力战将,曾奉玉帝之命征讨花果山,与孙悟空展开激战,双方你来我往,尽显高强本领。后来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哪吒也多次出手相助,在团队遭遇困境时伸出援手!

巧了,春节档还有一部《封神》,根据《封神演义》编的。奇怪,却压根就没孙悟空的影子,这又是为啥呢?

既然你非要联动的问,那我大概得回答一下,咱就图一乐。

首先,《封神演义》构建的是商周交替时期的神话世界。这大家伙都知道,核心在于各路神仙、妖魔为争夺封神榜、确立神权秩序而展开的激烈争斗。

在这个体系中,哪吒的故事与主线紧密相连。他身为陈塘关李靖三子,自幼便展现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大闹东海、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以及后续的莲花化身、助纣伐纣。

换言之,商末周初人。

反观孙悟空,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相对独立且时间线模糊的神话时空。

从花果山仙石孕育而生,闯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后护送唐太宗时期的唐僧西天取经。这些经历与《封神演义》中商周交替的历史背景和封神主线真看不出有啥直接关联。

你若硬找拿得出手的理由,那就是《封神演义》的故事框架真的很难很难容纳孙悟空这么个充满叛逆、以个人成长和佛教修行取经为主线的角色。

而佛教诞生于公元前 6 世纪之前 5 世纪的古印度,我国正处于东周时期。

悟空一听就是法名,能和玄奘结缘,那都是千年后的事了。

他若硬生生出现在《封神演义》的故事体系,如果您细读《西游记》,就知道也难以对封神大业的推进起到实质性作用。

他连玉帝都敢打,此时,很多神仙还没封神榜升职,也没如来佛祖压制。他猴急猴急的性子,不爽被使唤,一棒子打下来,搞不好纣王姬发全给团灭了。

再说《西游记》,孙悟空是主角,跟《封神》的哪吒不一样,浓墨重彩孙悟空闹天宫时,哪吒是奉命出征,以凸显孙悟空的强大实力。

后续多次出手相助,也只是丰富故事层次而已,侧面展现了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和取经团队的艰难历程。

再来,若稍微专业些,从主题表达来,《西游记》宣扬的主要是佛教的修行、普度众生,孙悟空的取经历程是对佛教教义的生动演绎。而《封神演义》的主题是天命神授、教派斗争以及神权更迭。

孙悟空的自由不羁、反抗权威以及对佛教修行的执着追求,与《封神演义》所强调的天命不可违、各教派为神权而斗争的主题相悖。

最后,《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叶,算是社会稳定国泰民安,佛教盛行,道教也兴盛,佛道融合,社会对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有着较高的关注度。

作者吴承恩巧妙地将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传说等多种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塑造了孙悟空这一极具代表性的角色,他本来也是个佛教徒。

而《封神演义》成书时间略早于《西游记》,很可能是明朝早期。

那时候,社会稳定构建最重要,故而作者注重描绘神权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灌输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重要性。就算他知道孙悟空的故事,也不可能把泼猴给安插进来,主题不符。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