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上期讲述了国军部队在忻口地区发动了首场反击战,与日军大町支队展开血战。本期将讲述中日双方在1300高地的战斗……
1300高地之战15日天亮以后,鬼子的大场大佐向西北方高地望去,只见山顶被皑皑白雪覆盖,景色十分壮观。上午7时30分,野炮兵第5联队一齐向守军阵地开火。此次炮击,一方面是为了振奋第一线日军的士气,另一方面是企图以地动山摇般的大炮声来威慑中国军队,削弱其战斗意志。随后,该联队又把各个炮群的火炮部署位置向前推进,以便更准确地打击守军。

这期间,步兵第42联队伤愈出院的丸山曹长以下约60人,以及在广灵警备的河部小队返回联队归建,喜出望外的大场立即将他们投入到第一线。上午10时40分,该联队接到步兵第21旅团的如下命令(概要):
(一)三浦部队期望本(15)日午后3时突破敌军的后方阵地带,向预定线实施追击。野炮兵第5联队从午后2时30分开始射击。其第2、3大队协力步兵笫42联队的战斗;野炮兵第2联队第2大队协力步兵第21联队的战斗;十棉(100毫米榴弹炮)大队以主力协力步兵第42联队,以一部协力步兵第21联队的战斗。
(二)第一线两联队突破各自当面的敌阵,向指定线追击。
(三)步兵第42联队第2大队作为预备队在现地附近待命。
据此,步兵第42联队决定,将进攻的重点放在第1大队正面;第1大队占领忻口以西的制高点1300高地、突破当面之敌后,即向指定线追击:第2大队为预备队,随战斗的进展,跟在第1大队的后方前进。
上午11时20分,大场联队长召集各炮兵队长开会,就步炮协同等事项进行协商。会上双方商定:炮兵于下午3时开始炮火准备,下午3时40分开始炮火压制。相关的信号为,压制射击为黄龙,中止射击为黑龙,并制定了关于射击目标的详细协定。

下午3时,野炮兵第5联队的各型火炮开始向1300高地上守军第21师第61旅阵地怒吼,实施炮火准备。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如雨,尘土飞扬,沙石四溅。第1大队各步兵中队趁此良机,按第3、2、1、4中队的次序,相继向1300高地前进;机枪主力则留在原阵地,准备压制突然出现的守军侧防火力。下午3时30分,先头的第3中队已运动到第61旅前进阵地前50米,占领进攻出发地。10分钟后,日军炮兵开始压制射击,守军被炮火压得抬不起头来。炮火刚停,日军左第一线第3中队(附重机枪1个小队)就立即发起冲锋,很快突人前进阵地。守军刚一抬头,就发现日军已端着刺刀扑了上来。结果可想而知,3时50分,守军1个连全部战死,第3中队占领前进阵地。与此同时,日军右第一线第2中队(附重机枪1个小队)也夺取了第3中队右方的高地。
日军炮兵在第一线中队攻击得手后,继续实施徐进弹幕射击(即以炮兵火力在冲击的步兵前方构成一道移动的弹幕),掩护步兵继续向1300高地第61旅主阵地冲击前进。
第1中队长丸谷大尉冲在中队的先头,随着日军炮兵的射程延伸,紧紧地跟着绵密的弹幕推进。当他前进到山脚时,炮击结束了。此时,跟上来的只有4个人〔曹长1人、下士官2人和士兵1人),但也顾不了这么多,5个人借着炮击的效果,一举突入1300高地上的第61旅主阵地的一角。接着,丸谷又一并指挥相继追赶上来的河野小队及第4中队的1个小队,于下午5时完全占领1300高地。日军为了表彰丸谷的功绩,以后就将1300高地称为“丸谷山”。
1300高地战斗中,中国第21师第61旅的营长焦秀民阵亡,团附白英书、营长吴步云、宋天修负伤,其余官兵伤亡六七百名。而日军的损失却不大。

忻口战役中的日军炮兵阵地。
步兵第42联队第1大队进攻1300高地的时候,步兵第21联队第2大队也于下午4时攻击其当面的守军,经过20分钟的激战,占领“最高峰”阵地。但在此次战斗中,中岛大队长、宇野部队长等多人战死,由藤村大尉代理大队长。而第322团第1营经过了两天的恶战,兵员急剧减少。营长翟洪章为了确保阵地和继续作战,写了一个请求增援的报告,呈送给军长郝梦龄。郝批了“站在何处,死在何处”八个字。这八个字不仅表明了他的英雄气概和抗敌决心,也使翟洪章感到只有与阵地共存亡这一条途径。于是,翟当即拿着批示,冒着枪林弹雨,穿梭于全营各战壕内,晓谕官兵,鼓舞斗志。
郝梦龄将军壮烈殉国15日,忻口中央兵团战斗不利。卫立煌却准备打一个歼灭战,计划以左翼兵团总指挥李默庵率第14军(欠第10师)和晋绥军郭宗汾第71师、孟宪吉第68师绕至敌侧,把日军包围在同蒲铁路与滤沱河之间的河谷中,同时以郝梦龄指挥中央地区各部,先夺取南怀化,然后进出云中河以北,联系左翼兵团,歼灭唐林岗迄东、西泥河间之敌。为了贯彻这个计划,当晚卫立煌亲率总预备队独立第5旅自忻县县城前往忻口镇督战。卫一到后沟的中央兵团前敌指挥所,就要求中央兵团先行攻夺南怀化,前出到云中河,以牵制敌人主力,便利左翼兵团的旋回包围。他还宣布,夺回南怀化奖励10万元、得胜的各部长官均请颁发“青天白日最高勋章”。

郝梦龄
郝梦龄奉命后,与陈长捷协商,决定16日凌晨2时以4个旅的兵力向南怀化、旧练家庄附近日军出击。其部署如下:以第21师第63旅、独立第2旅和新编独立第4旅进攻南怀化以南左侧之敌(步兵第42联队)并收复南怀化阵地;以独立第5旅进攻南怀化东端之敌(步兵第21联队第2大队)。此次,中国军队出击的主要目标有4个:除了南怀化以外,还有步兵第42联队第3(大町)大队占据的204高地,步兵第42联队第1(丸谷)中队占据的1300高地以及步兵第21联队第2(中岛)大队据守南怀化东南高地。
此外,郝梦龄还命令晋绥军第217旅前出到北云中河以北,监视唐林岗方面,准备掩护第218旅由下王庄西进,向新、旧河北抄袭,以拊击南怀化日军的后方。
虽然出击时间定在16日凌晨2时,但有一些部队提前行动了。首先出击的是新编独立第4旅,他们的目标是204高地和南怀化。旅长于镇河令第12团李正元代团长率该团进攻204高地,第2团梁鸿勋团长率该团2个营(另一营担任旅预备队)进攻南怀化。204高地,也叫横山或横岭,位于秦家庄(日军误称其为陈家庄)以南。13日晚,日军大町大队即占领了204高地,但随后其后路被断,并不断遭到中国军队的反击,陷入苦战。

到15日晚,该大队的处境已相当不妙,由于其补给路线被切断,弹药、粮食均已告馨、个别部队在子弹打光后,甚至用石头这种最原始的武器战斗。而且,该大队在中国军队的连续反击下,伤亡惨重,其残部分别据守着204高地及其周边的阵地:大队本部、机枪中队一部、大队炮小队以及第9中队主力(欠1个小队)部署在“右高地”,第10中队主力(欠1个小队,配属重机枪2挺)部署在“左高地”,第12中队主力(欠1个小队)据守的阵地在“右高地”以北,第12中队1个小队据守的高地在“左高地”以东约300米。
15日晚9时许,第12中队的官兵们,同大町大队其他部队一起、已在缺粮少弹的状况下孤军奋战了两天两夜,身心疲惫。此时,一支中国军队——新编独立第4旅第12团正在一步步地向他们的阵地接近。日军发觉中国军队攻上来了,立即拿起步枪射击,同时向中国兵投掷手榴弹。可是没过多久,子弹就打光了,手榴弹也投完了。新名中尉看到中国兵密密麻麻地涌了上来,就举起军刀,率领部下发起反冲锋,却在短兵相接中被一枪爆头。其部下寡不敌众,也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最后只有几个日本兵逃得快,才冲出包围圈,到达“右高地”。第12团夺取了第12中队阵地后,继续向第9中队据守的“右高地”发起进攻。
可是,日军的几个阵地错落有致,火力配备得很好,可以相互掩护。当第12团攻至“右高地”半山,即被日军其他阵地上的机枪火力阻止于半山腰。于镇河得知情况后,命令机炮连以火力支援第12团进攻,同时令旅预备队孙宝歧营长带2个连增援第12团。第12团得到增援后,在火力掩护下继续向山顶推进。200步、150步、100步,先头连离日军山顶阵地越来越近了,可是日军第9中队并不急于开火,他们把先头连放到最近距离时,才突然以步机枪火力集中射击,然后再实施白刃突击。先头连吃不住劲,抛下死伤者落潮般退去。

没能撤退的伤员都被日军刺杀。接着,第12团又发起了多次进攻,但均未成功。一个连上去了,总要倒下一大半:再一个连冲上去,仍然死伤狼藉。最后第12团因伤亡惨重,停止了这种自杀式的进攻,在天亮前撤下了山。此次战斗,第12团代团长李正元阵亡,该团第1营营长邢振华受重伤,连长受伤阵亡者半数以上。
当第12团进攻204高地的同时,第2团(欠1个营)则越过该高地,矛头直指南怀化。当时日军在南怀化的防御非常空虚,只留有少数后勤人员。但在南怀化南方高地上,却有日军第2大队的第6中队严密布防。第2团打到南怀化附近时,遭到日军第6中队密集的火力拦阻。梁鸿勋团长临危不乱,命令1个连留下来牵制南怀化南方高地上的日军。他自己则率领其余的人攻入南怀化村,占领房院,利用墙壁挖防守工事,防日军反攻。
大场得知后院起火,立即调预备队第2大队主力向第2团发起反攻。虽然第2团官兵以手榴弹打退第2大队的多次进攻,但自身伤亡也大,梁鸿勋团长腰部和腿部受重伤,两个营长抬到后方医院后都死了。该团连长张振华、李登山、李明、王明亮均阵亡,两个代连长陈三元、徐鸿章也阵亡。该团一直坚持到16日晚,才撤出南怀化,牢牢地将步兵第42联队的预备队第2大队主力牵制在南怀化附近达一天一夜,为友军歼灭大町大队创造了条件。
日军丸谷中队占领制高点1300高地以后,守军第21师阵地正侧两面均受其瞰制,为害甚大。因此,1300高地也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
当夜10时,第21师第63旅的官兵们在星沉月没、伸手不见五指的夜幕中,开始向1300高地出击。该高地仅是1个连的战斗正面,最多派1个营即能胜任。但第63旅事先既没有妥善的安排,前进道路也没侦察,即开始以大部队反攻。这种盲目攻击,且系夜间行动,联络指挥均很困难。结果部队从不同方向爬上山后,误把自己人当作敌人,自相残杀,死伤不少。据守该地的日军丸谷中队则躲在战壕里,待第63旅的官兵们走近,就以步机枪火力猛烈扫射。这样,尽管第63旅的伤亡很大,却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事后据侥幸生还者说:“当时手榴弹、步机枪声,密如过年时放爆竹。我们冲到山顶时,有人讲日本话,也有人讲中国话。打到天明,大家就散了。”日军战史资料记载:“(15日)午后11时,敌人企图夺回( 1300高地)阵地,对第1中队进行猛烈的攻击,但在我奋战下将其击退。”
独立第2旅旅长方克猷,下辖3个团,共有官兵3000多人。第1团团长蔡文成,第2团团长史泽波,第3团团长李作胜。此次出击,独立第2旅的作战任务是夺回一个南北走向的小石山。方克猷又将这个任务交给第2团。
第2团团长史泽波受领任务后,命令第1、2营担任主攻,第3营为预备队,16日凌晨2点左右发起攻击。攻击开始后,枪声十分激烈,但山头却拿不下来。第3营营长侯锡伯着急了、要求上去增援。他带人上去,给前面两个营也鼓了劲,3个营拼命攻击,终于把山头拿下来了。全团伤亡200多人,其中就有侯锡伯营长。
多年以后,第2连连长杨金元回忆当时的情景,一切细节都仿佛历历在目:“在进入忻口西北山地时,正前方和左右山地上,敌我双方正在激烈地战斗着,分不出点来的枪炮声,像潮水一般地轰鸣。信号弹、照明弹时起时落,炮弹和手掷弹爆炸的火光,这一片刚熄灭,那一片又亮了起来,受伤官兵不断地被抬了下来。我连官兵加快步伐前进,当停止在一道山梁棱线后时,我见到方旅长向团长们布置作战任务,这时候已是凌晨2点多钟了。我们第2团开始攻击一个石头山头,占领在山头的日军,居高临下,向我们猛烈射击。
我率领两个排利用山地梯形,边掩护前进,边战斗,非常激烈,我连和其他连均有伤亡,正在这时,第3营营长侯锡伯带着第3营也增援上来,我听到他大声喊叫:“×连快上,×连冲上去了。”后来听不到他喊了,才知道他已阵亡。当我们冲上山头时,其他山梁上的敌人,都朝这个山头射击,但没有敌人敢向我们反攻。在我连冲上去的那个地方,有一个胖乎乎的日本人,是才被我们打死的,他的身体还热着哩。在他身边有一支3号手枪和一把俗称八音盒子的小手枪,还有一个望远镜和一件呢子大衣,口袋里有二三百日币(俗称老头票),另外有一个钢盔和一个图囊。这些都成了我连的战利品。”
拿下小石山后,史泽波估计第2天天明日军的飞机大炮将集中轰击这个制高点。石头山上要修个简单工事也十分困难,而且时间也不允许,待在山头上必然是全部牺牲。
于是,他又把部队撤了下来,占领了制高点后面的一个小土山。
16日凌晨2时左右,独立第5旅也向南怀化东南高地的日军步兵第21联队第2大队发起反击。独立第5旅原属中央军梁冠英第25军,驻防安徽省舒城县,全旅约3000人。旅长郑廷珍,该旅下属两个团:第614团,团长李继程;第615团,团长由参谋长高增级兼任。该旅于10月中旬抵达忻县。当时未编入战斗序列,处于二线,由卫立煌直接指挥,担负警卫、警务之责。15日,1300高地失守,整个战局出现危机,前线总指挥卫立煌将军决定调集独立第5旅参加反攻日军的战斗。该旅即于15日下午5时出发,晚10时许抵达忻口,在山脚下一排窑洞前待命。

郑廷珍
约在16日凌晨2时左右,郑旅长走出窑洞,亲自带领第614团第2营(营长李源慧)、第615团第1营(营长姓靳),沿山沟而上、进入阵地。郑旅长令第2营主动出击,攻占前面几个小山头后,再向另一个高于守军阵地的无名高地猛攻。日军步兵第21联队第2大队居高临下,火力密集,第2营连续冲锋3次,但均失败了。日军阵地前沿,横七竖八地布满了中国官兵的尸体,第2营营长李源慧也英勇战死。余生者踏着战友的尸体撤退下去,无法撤退的重伤员则发出绝望的哀嚎。在组织第4次进攻时,第2营所剩不足百人。郑旅长亲临前沿指挥,不幸中弹。弹从右眼入,后脑出、送往忻县抢救无效,以身殉国,由第614团团长李继程代理旅长职务。李代旅长见攻击没有进展,便增调第615团第3营,亲自指挥两个营,避开正面,
左右夹攻,终于突破了日军部分阵地。日军趁守军立足未稳,很快发起反冲锋,他们和中国官兵激烈争夺着每一寸土地,双方展开殊死肉搏,用刺刀、枪托甚至牙齿厮杀。不到两小时,中国两营官兵便所剩无几,李代旅长也在督战时阵亡,独立第5旅旅长又由第615团团长高增级(陕西定边县人)继任。

刘家麒
郝梦龄原本对生力军独立第5旅寄以厚望。但是,该旅投入战斗以来,截至16日早晨5时,天已微明,郝还没有收到该旅的确切消息。这样,郝梦龄偕第54师师长刘家麒急速赶往该旅的前沿阵地督战。当他们路经第322团第1营阵地时,叫营长翟洪章汇报情况和指点通往独立第5旅的捷径。翟洪章说:“由脚下到该旅,必须经过一段被敌人火力封锁的小路,长有20余米。敌人在路北六七十米小高地上设置4挺轻机枪,昨天我营有4名传令兵均因通过那里牺牲了,连同友军已牺牲20多人。夜间偷过危险小些,白天不能过。
现在天已破晓,最好还是不去。您如果要去,请绕远路。”郝梦龄笑着说:“时间已经晚了,再要绕远路,到啥时候才能到达!”翟又说:“您写一命令,派人送去,不是一样吗?”郝梦龄酌量片刻说:“还是我亲自去,效果大一些!”同时慷慨激昂地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汉将马援马革裹尸而还,魏将庞德抬棺决战,今天的战斗谁能坚持最后5分钟,谁就胜利!你们要死守阵地,就是剩下一兵一卒也不能撤离阵地!”说完又叫翟赶快返回阵地。郝梦龄嘱咐完毕,即与随行人员起,快步奔向独立第5旅阵地。
他们刚进入被日军控制的危险路口,即被占领烽火台南沿制高点的日军发现,步、机枪一阵疯狂射击,郝梦龄军长腰部中两弹倒地,刘家麟师长喉、胸部中三弹倒下。随行人员马上把郝、刘两位将军抬到第322团团部,到团部洞口时,郝军长已气绝,刘师长气微不能言语。第54师代理参谋处长李文泽忙命士兵把他们急速抬往军部,可未到军部,刘师长也气绝了!
郝梦龄军长、刘家麒师长殉国后,卫立煌命令陈长捷接任中央兵团前敌总指挥;总部参谋长郭寄峤兼任第9军军长,以接替郝之遗缺;符昭骞调第9军任参谋长;第161旅语。第54师代理参谋处长李文泽忙命士兵把他们急速抬往军部,可未到军部,刘师长也气绝了!
郝梦龄军长、刘家麒师长殉国后,卫立煌命令陈长捷接任中央兵团前敌总指挥;总部参谋长郭寄峤兼任第9军军长,以接替郝之遗缺;符昭骞调第9军任参谋长;第161旅重的悼念仪式。郝梦龄将军的灵柩运抵汉口时,武汉各界代表4000余人前往车站迎灵。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致哀。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溶代表蒋介石主祭。后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卓刀泉,参加葬礼的各界人士达万余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