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包括新型有轨电车,把淮安抛弃了。中国13个地级市轨交客流强度排名, 苏主要指地铁、轻轨、磁悬浮、单轨和云轨,江苏有5家,浙江4家,两省占据一大半了。广东2家,河南、安徽各1家。


拥有地铁,是大城市的标配,说建地铁是劳民伤财,实在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这是一座城市的资本和荣耀,至少要在三线城市以上。GDP过万亿的泉州、烟台、唐山至今没有地铁,总感觉灰溜溜的。特别作为一座普通地级市能够拥有轨道交通,那真是经济实在、城市规模建设和城市地位等全方面综合实力的充分展示,江苏13个全部为百强市,6个城市拥有地铁。浙江是中国最富裕的省,3个城市有地铁,3个城市拥有轻轨了。广东贵为中国第一强省,发达城市多集中在珠三角,地铁城市也在这里,普通地级市佛山、东莞有,珠海、惠州暂时没有。而山东只有副部级的青岛、济南有,14个普通地级市没有。


如今,我国共有13座普通地级市拥有轨道交通,分别是苏州、无锡、常州、佛山、东莞、徐州、南通、洛阳、绍兴、温州,台州、芜湖、金华。这13个城市,都是我国337个普通地级市中的佼佼者,其中的无锡、苏州、常州、佛山、东莞、徐州、南通、洛阳、绍兴9市的轨道交通是属于真正的地铁系统,多是在地下跑的。7个在南方,2个在北方,这表明南方城市的经济实力更壮实。


根据2024年全国轨道交通城市客流强度排名,把1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强度分为四个梯队,苏州、无锡、徐州为第一梯队,线路多,里程长,城区人口多,客运强度,无锡0.57,苏州、徐州均为0.49。苏州还有一条无人驾驶自动地铁线,徐州的6号线也是无人驾驶的,今年底可正式开通的。公里数马上要超过百公里,全国地级市地铁第四把交椅坐定了。


佛山,洛阳,常州为第二梯队,客流强度皆为0.36,东莞、南通,芜湖在第三梯队上,东莞0.32,南通为0.21,芜湖0.23。温州,金华,台州为第四梯队,温州0.11,金华0.18,台州0.19。这个客运强度是随时动态变化的,碰到五一、中秋国庆、春节等旅游旺季,洛阳、徐州的地铁强度要加大的,南通、东莞、台州一些非网红旅游城市客运强度会下降一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