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朝曾国藩的识人智慧

狸村十三娘 2023-03-24 10:49:03

清朝名臣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

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 “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道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毕恭毕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 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曾国藩这种经由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以其品德与才能,而后量能授官,这是识人而非相人

有位老者曾说: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不论做什么事,其成败的关键就在知人“即识人”而用。一般说来,用人容易,而知人困难。因此,中国自古以来一边赞叹“知人则督”,一边慨叹“贤不可知,人不易识”。由此可知,识人的重要与困难。

识人不同于相人。识人是经由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与言论以监识其品德与才能,而相人则是观察一个人的相貌与特征以判定其一生的吉凶祸福。两者小同而大异

0 阅读:52